[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火灾预警排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46860.9 | 申请日: | 201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9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明;刁鹏升;李栋;李居柱;王藐;江雪;郭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火灾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防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火灾预警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结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闭塞空间,其在发生火灾时的火灾救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隧道这种相对闭塞的空间而言,在火灾救援过程中能否将烟雾有效及时地排出关系到隧道内人员的人身生命安全。在现有纵向通风技术中,并没有充分考虑火灾时的独立排烟问题,目前大多数隧道都是单洞单向交通隧道,对于这种隧道而言,在隧道内火灾发生时,火灾发生点处前方的车辆可以继续驶离隧道,同时将烟雾沿隧道纵向驱赶至隧道出口排出。但是火灾发生点处后方的车辆无法及时逃出,需要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消防人员接到报警信息之后才展开消防救援工作,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隧道内人员的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而火灾产生的烟雾是威胁隧道内等待被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这对于特长公路隧道、尤其是交通流量大的隧道而言,排烟所需时间过长,浪费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火灾预警排烟装置,该装置具有独立的排烟系统,通过预先埋设在电缆槽中的专用排烟风道,火灾烟雾能及时在火灾发生点附近断面分离排出,避免和减少了隧道主风道烟雾纵向蔓延的危害,为隧道内人员的逃生争取了更多的时间,提高了人员逃生的可能性以及救援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沿纵向间隔安装在隧道本体内的多个分布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以及多个烟雾传感器,所述分布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与烟雾传感器采集到的烟雾浓度信号通过信号发送装置传递给报警器;隧道本体内部沿横截面布置多条横向通风道,横向通风道 上安装环向风机,隧道本体底部两侧设有与横向通风道连通的纵向通风袋。
所述的横向通风道均开设在隧道本体的二次衬砌上。
所述的环向风机表面刷涂防火涂料,环向风机与二次衬砌之间进行密封处理。
所述的纵向通风袋布置在检修道下的电缆槽中,其进风口与横向通风道连通,出风口延伸至隧道外。
所述的分布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隧道本体距离拱顶三分之一距离处。
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安装在隧道本体的洞口位置,报警器安装在隧道本体洞外的控制室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分布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分别采集隧道内各位置处的温度信号和烟雾浓度信号,根据信号的变化迅速准确定位火灾的位置,再通过信号发送装置传递给报警器,同时启动火灾发生点附近的环向风机,环向风机将烟雾和有毒气体经横向通风道排送至纵向通风袋,处于空瘪状态下的纵向通风袋在烟雾和有毒气体排入后迅速膨胀,以最大排烟能力将烟雾和有毒气体排送出隧道洞外,为隧道内人员的逃生争取时间,提高人员逃生的可能性和救援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在隧道内火灾发生后无需人工报警,能够进行自动报警并准确确定出隧道内的火灾位置,给救援人员提供详细的火灾位置坐标。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造价小,成本低,前期投入小,运营成本低,当火灾发生后能够自动启动独立的排烟系统,无需人工操作。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火灾排烟思路,将烟雾和有毒气体利用单独的风道从隧道中间断面排出,不会对隧道内的正常通风设备造成影响,提高了火灾发生时的通风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纵向通风袋布置在检修道下的电缆槽中,其进风口与横向通风道连通,出风口延伸至隧道外,充分利用了闲置电缆槽内的空余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图2本实用新型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排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环向风机的布置示意图;
附图中:1.隧道本体;2.烟雾传感器;3.分布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4.信号发送装置;5.报警器;6.环向风机;7.横向通风道;8.纵向通风袋;9.电缆槽;10.二次衬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6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衬砌加固渗水处置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动钻机用换向阀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