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检测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6766.3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仝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达智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乔会霞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B检测台。
背景技术
目前的PCB板需要进行多项测试,像蓝牙语音遥控器PCB板就是要进行多项测试的,每次测试时,都是测试一项功能然后再测另一项功能,这样需要测试的时间很长,而且在反复测试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工人操作不当造成原来测试好的电路造成损坏,这样就降低了PCB板的良品率,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劳动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PCB检测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PCB检测台,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放置待测PCB板的托板,且所述托板下表面与所述底座上表面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托板中部为方形阶梯通孔,所述方形阶梯通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方形孔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方形孔,所述第一方形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方形孔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形孔用于放置待测PCB板,所述底座上正对所述第二方形孔的位置设有突出的探针,所述探针分别与所述待测PCB板背部的检测触点一一对应,所述待测PCB板在动力的作用下带动托板下移直至接触探针,完成检测。
优选地,所述托板上均匀设有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安装在托板上,另一端穿入设置在底座内部的套管内并伸出套管外,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套管内的中间部分的直径小于两端部分的直径,所述中间部分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套管底部通过弹簧套卡接,当托板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支撑柱随托板下移,此时支撑弹簧收到压缩,直至托板上的PCB板与探针接触,完成检测后,解除托板的作用力,支撑柱和托板在支撑弹簧的作用力下上移,准备进行下一次测试。
优选地,所述底座由电气箱与工作台组成,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通过基座安装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安装在基座上的手柄架、手柄、连杆、第一导向杆和导向套,所述手柄分别与手柄架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套有导向套的第一导向杆一端连接;所述手柄架两侧分别安装一个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分别贯穿压杆固定板,所述压杆固定板下表面设有压杆,所述压杆固定板在手柄组件的压力作用下沿第二导向杆向下移动,所述压杆抵住待测PCB板使托板向下移动直至接触探针。
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显示检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探针安装在探针安装板上,所述探针安装板上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PCB检测台在检测 PCB板时可以实现各项数据一次性检测完成,这样就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漏检、误检,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PCB检测台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PCB检测台中支撑柱与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托板的剖视图;
图中: 1 支架、2 第二导向杆、3 工作台、4 基座、5 螺钉、6 压杆固定板、7 手柄架、8 托板、9 压杆、10 手柄、11 连杆、12 第一导向杆、13 导向套、14 螺母、15 PCBA、16 探针、17 支撑柱、18 支撑弹簧、19 探针安装板、20 弹簧套、21 导向柱、22 电器箱、23 显示器,24第一方形孔,25第二方形孔,26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PCB检测台,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放置待测PCB板16的托板8,且所述托板8下表面与所述底座上表面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托板中部为方形阶梯通孔,所述方形阶梯通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方形孔24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方形孔25,所述第一方形孔2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方形孔25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形孔24用于放置待测PCB板,所述底座上正对所述第二方形孔25的位置设有突出的探针16,所述探针16分别与所述待测PCB板15背部的检测触点一一对应,所述待测PCB板15在动力的作用下带动托板下移直至接触探针16,完成检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达智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威达智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6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车记录仪后视镜(A2+A3)
- 下一篇:一种集成电路的远程开路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