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6711.2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2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孔林;刘夏;马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刘燕丽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自动 同步 按摩 背腰肌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
背景技术
背部酸痛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虽不如颈痛、腰痛那样多发,但也是一种常见的病痛。约30%~40%的人在某一时期患有背痛,有80%~90%的人在某个时候经历过背痛。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人都可患病,但背痛在中年人中最为常见。背痛是一种症状,可以见于多种疾病。除了由严重疾病引发的背痛外,一般由受凉、劳累、姿势不良和脊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背部疼痛,可使用一些简单疗法进行自我治疗,常常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例如进行规律的背腰肌按摩。
现有市场上所能见到的一些按摩装置大部分都是功能及其单一的按摩装置,没有具有一些按摩治疗效果,但是效果甚微,因此康复医疗按摩器械不能够快速的发展,并且传统针对于的背腰肌的按摩装置不能做到自动的进行换位按摩,给患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包括固定床体和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的内部沿固定床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的两内侧壁嵌入有滚珠,活动床体的两外侧壁开设有弧面槽,所述滚珠位于弧面槽内,所述固定床体的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脚柱,所述活动床体的下部设置有活动箱,活动箱呈下部开口的形状,活动箱的左右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齿条,活动箱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的安装孔固定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活动箱的下部设置有齿轮箱,所述第一转轴穿过齿轮箱的壁体并与齿轮箱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分别与齿轮箱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的下部左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床体的左侧中间上部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L型支撑板的下部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与L型支撑板相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侧面开设有V型带槽,所述第三转轴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三主动带轮,第三主动带轮与V型带槽通过V型带相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中间穿过有转动柱,转动柱与转动盘相滑动连接,转动柱的上部穿过L型支撑板的壁体并套接有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二主动带轮,所述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通过V型带相连接,所述转动盘的内部均匀固定嵌入有四个第一磁铁,位于左右侧的第一磁铁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一磁铁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所述转动柱的下部中间开设有盲孔,盲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与盲孔的内壁上侧通过复位缓冲装置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内部固定嵌入有铁片,连接盘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套筒,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按摩柱,按摩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触点,所述按摩柱的顶端通过直弹簧与套筒的内部相连接,所述连接盘的上部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内部均匀固定嵌入有四个第二磁铁,位于左右侧的第二磁铁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二磁铁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所述连接柱穿过固定盘并与固定盘相转动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的上侧壁体下部边缘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自由端与固定盘的上部相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上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与从动锥齿轮的安装孔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缓冲装置包括阻尼筒,阻尼筒的上部与盲孔的上侧内壁相固定连接,阻尼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上均匀开设有阻尼孔,活塞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穿过阻尼筒的下侧壁体,活塞杆的底端与连接柱的顶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上套接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上下连接端分别与阻尼筒的下部和连接柱的上部相连接,所述阻尼筒内装有阻尼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尼筒的下部固定粘接有密封圈,所述活塞杆穿过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槽轮连接盘,所述第二转轴与槽轮连接盘的安装孔固定连接,槽轮连接盘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槽轮驱动杆,槽轮驱动杆的端部上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柱,所述槽轮连接盘的右侧设置有外槽轮,所述第三转轴与外槽轮的连接孔相固定连接,第三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主动带轮,位于齿轮箱内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带轮,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通过V型带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中医院,未经郑州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6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广谱型传感器识别甲烷气体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燃气体泄漏智能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