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壳体壁面上的开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6340.8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9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康一坡;曹正林;魏德永;卢炳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3 | 分类号: | F16H57/03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壳体 面上 开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壳体壁面上的开口结构。
背景技术
变速器壳体主要起支撑作用,为保证内部传动件的工作性能,其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支撑刚度。变速器壳体上设有众多开口,如倒档惰轮孔、取力器孔、安装选换档操纵机构的开口等,这些开口一般为长方形直通孔,主要作用是使变速器满足一定的功能和安装、拆卸需要。为保证开口结构的密封性,开口结构上还需设置法兰盘以装配密封盖板、取力器等。由于开口结构极大地破坏了壳体壁面的完整性,所以壳体局部强度和刚度力学性能被大幅削弱。目前改善开口结构力学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增大法兰盘的厚度减小结构变形,提高结构刚度;二是通过增大长方形直通孔交界面的过渡圆角,降低局部结构的应力集中系数,提高结构强度;三是通过增厚法兰盘处的密封盖板、取力器壳体等,减小开口部位的变形,提高结构刚度和强度。实践表明,开口结构承受载荷较小时,上述三种方法对提高结构力学性能比较有效,并能够满足变速器产品设计要求,但他们共同特点都以牺牲变速器重量为代价。
随着变速器向多档位、小体积、大功率、轻量化方向发展,变速器的功率比逐渐变大,开口结构承受的载荷逐渐增大,致使开口结构处产生较大畸变变形,开口结构孔与壳体壁面交汇位置处出现较大应力。这种情况下,上述三种改善开口结构力学性能的方法则不能满足结构强度、刚度力学需要,即按常规方法设计的开口结构不能满足设计需要。为此需要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开口结构,其不仅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还能使变速器具有较低的重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壳体壁面上的开口结构,其不仅强度高,刚度大,而且还使变速器具有较低的重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速器壳体壁面上的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将壳体壁面上的直通孔设计成阶梯型通孔;第一阶孔垂直于法兰盘表面,并从法兰盘表面延伸至壳体壁面外侧;第二阶孔与第一阶孔方向一致,其从壳体壁面外侧延伸至壳体壁面内侧;第二阶孔的尺寸小于第一阶孔,且二者相互连通。
所述法兰盘的表面为一平面,用于装配密封盖板,第一阶孔和第二阶孔沿法兰盘表面的法向投影均为一长方形。
所述第一阶孔的尺寸与第二阶孔的尺寸至少相差一个壳体壁厚。
所述第一阶孔的四个壁面交角处,以及第二阶孔的四个壁面交角处均设有过渡圆角。
所述第一阶孔与壳体壁面外侧相交的位置设有过渡圆角。
所述法兰盘上设有装配密封盖板的螺栓孔,螺栓孔要对称布置。
所述变速器壳体开口结构周围,设有连接法兰盘与壳体壁面的用于增加开口结构强度、刚度的加强筋,加强筋要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是1、阶梯型开口结构保留了开口孔内的部分壳体壁面,其有效增加了结构的局部抗弯截面模量和抗扭截面模量,提高了结构强度和刚度。2、阶梯型开口结构对开口部位的受力作了重新分配,即由孔与壳体壁面内侧交汇位置的四个角点单独承担较大载荷,增加了由孔内部壳体壁面与四个角点共同承担载荷,所以大大降低了开口结构的强度危险点受力程度。3、阶梯型开口结构的各个交界面均采用圆角过渡设计,其降低了结构危险点的应力集中系数。4、采用阶梯型开口结构后,法兰盘的高度和厚度均可降低,所以壳体重量可进一步优化。本发明可在壳体重量相对较轻、结构改变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使壳体具有更优的强度、刚度力学性能,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经济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变速器壳体壁面上的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变速器壳体壁面上的开口A-A剖面图。
图3为变速器壳体壁面上的开口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变速器壳体壁面上的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壁面上的开口结构为阶梯型孔,阶梯型孔由第一阶孔1和第二阶孔4组成;第一阶孔1垂直于法兰盘2的表面21,并从法兰盘表面21延伸至壳体壁面3的外侧31;第二阶孔4与第一阶孔1方向一致,其从壳体壁面3的外侧31延伸至壳体壁面3的内侧32;第二阶孔4的尺寸小于第一阶孔1,且二者相互连通。
法兰盘2的表面21为一平面,用于装配密封盖板,第一阶孔1和第二阶孔4沿法兰盘表面21的法向投影均为一长方形。
开口结构的第一阶孔1与第二阶孔4的尺寸至少相差一个壳体壁厚t。
第一阶孔1的4个壁面交角处,以及第二阶孔的4个壁面交角处均设有过渡圆角。
第一阶孔1与壳体壁面外侧交角处设有过渡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6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