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电压检测线线序查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5895.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0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吕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力高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4 | 分类号: | G01R3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电压 检测 线线 查错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串单体电压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箱电压检测线线序查错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采用高效率充电电池为动力源,其电池模块采用多串单体电池串接的方式形成电池组,以满足车载电机的输入需求。鉴于电池组的组合形式,其构成单元单体电池具有相对独立的电气特性,在充放电过程中,每一节单体电池的电压、温度以及单体电池之间的一致性等参数,均会影响到整个电池组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寿命。
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均搭载分布式BMS(电池管理系统),而BMS的一个关键的功能便是使用电池检测单元,对电池组每一节单体电池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检测,以保证电动汽车动力单元的安全可靠。该检测形式的关键电路已较为成熟,采集电路通过采集排线依次连接每一节单体电池的正/负极以读取电压。由于电机的电压需求,电池组一般由几十节乃至数百节单体电池串联组成,因此在集成电池组与BMS形成电池包的过程中,每个电池包往往需要人工连接上百根采集线,巨大的工作量带来了采集排线线序接错的风险,而线序出错则意味着BMS单体电压采集电路不能工作。
电池包出厂前,电池厂会对单体电压采集排线进行线序检查,一般采用人工检查的方式或者使用BMS对整个电池组的每节单体电池进行循查。人工检查方式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使用BMS进行循查需要连接完整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烧录固件,配合PC端上位机,才能够在PC上读取单体电池电压状态,测试工具较多、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池箱电压检测线线序查错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检测效率高、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电池箱电压检测线线序查错设备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路板、显示屏以及用于为本查错设备供电的电池,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走线的外部接口,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开关。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单体电池采集切换电路、电压采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设备充电管理电路,所述单体电池采集切换电路分别与多个电池的正负极两端相连,所述电压采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单体电池采集切换电路连接多个电池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电压采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数据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数据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依次通过设备充电管理电路、外部接口连接外部充电器的信号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外部接口包括采集排线接口以及直流充电接口,多个电池通过采集排线接口连接单体电池采集切换电路,所述外部充电器通过直流充电接口连接设备充电管理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为聚合物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路板、显示屏为本查错设备供电的电池,电路板上设置有单体电池采集切换电路、电压采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设备充电管理电路,所述单体电池采集切换电路用于依次将各个电池的正负极切换至电压采集电路,所述显示屏用来观察每个电池电压的状态,若某一节或几节电压异常,则可判断相应采集线的连接异常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效率高、操作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小巧便于携带。
2)、所述电池为聚合物电池,采用可充电聚合物电池对自身进行供电,配合设备充电管理电路,能够安全有效地对设备进行可控充电,保证了本设备的寿命以及可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去掉外壳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去掉外壳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上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壳体2—电路板 3—显示屏
4—外部接口5—开关 6—电池
11—壳体上盖 12—壳体下盖21—单体电池采集切换电路
22—电压采集电路 23—数据处理电路24—设备充电管理电路
41—采集排线接口 42—直流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力高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力高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58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稳定器及其防水方法
- 下一篇:显示器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