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5170.1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4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穿戴 睡眠 监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据医学调查研究表明,夜间是疾病的高发期,例如:急性心肌梗塞在夜间的发病率约占全天总发病率的一半,脑血栓患者在睡眠中发病猝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0%~80%。另外,许多疾病也多在夜间加重,包括心功能不全、支气管炎、哮喘等,尤其是老年人和重症患者,在夜间发病的概率更大。
因此,当人们在睡眠时,更需要一种能够对人们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多功能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实现了对睡眠中的人们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至少包括:
可穿戴的设备本体;
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用于感知被测者肌肉收缩的感知设备;
用于对所述感知设备的输出数据进行分析的处理器;
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用于将所述处理器的输出数据进行传输的通信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感知设备至少包括:
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用于与所述被测者的肌肉接触的气囊;
用于基于所述气囊的形变传递压力的连杆;
用于接收所述连杆的压力的压力监测设备,所述压力监测设备将压力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器。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
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用于监测所述被测者鼾声的收声设备,所述收声设备将监测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器。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
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用于对所述被测者的睡眠姿态进行摄像的拍摄设备,所述拍摄设备将视频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器。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
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用于对所述被测者的脑电波进行监测的电子扫描仪,所述电子扫描仪将脑电波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器。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
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报警的报警设备。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
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用于对所述处理器的分析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设备。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
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用于对所述处理器的分析数据进行显示的显示设备。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
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用于与外接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
用于对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的模数转换模块;所述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接口模块和所述处理器;和/或,所述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感知设备和所述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设置在可穿戴的设备本体上的感知设备对被测者的肌肉的收缩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输出到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通信设备将处理器的输出数据进行传输,不仅实现了对睡眠中的人们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保护了被测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使监测数据能够被监控人员监控到,当被测者的身体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施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的内部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与远程主机进行通讯的网络拓扑图;
其中,1-显示设备,2-拍摄设备,3-接口模块,4-设备本体,5-气囊,6-压力监测设备,7-收声设备,8-基站,9-远程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多功能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实现了对睡眠中的人们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设置在可穿戴的设备本体上的感知设备对被测者的肌肉的收缩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输出到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通信设备将处理器的输出数据进行传输,不仅实现了对睡眠中的人们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保护了被测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使监测数据能够被监控人员监控到,当被测者的身体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施救。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至少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51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