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光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45116.7 | 申请日: | 201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1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俞哲;王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汇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邵穗娟,汤喜友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光膜,尤其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膜制成的调光膜。
背景技术
调光膜(PDLC Film)是一种电子控光产品,是指将聚合物分散液晶固化在2层透明导电膜中间,在没有电场作用下的情况下,该调光膜处于不透明状态,当通入交流电时,处于透明状态。一般应用在用于玻璃隔断,例如酒店隔断、办公室隔断、浴室隔断、银行、售票厅窗口隔断等,美观且能保护隐私,具有防水、隔热、调光等多种功能,也应用于别墅窗户玻璃、汽车车窗玻璃、酒柜书柜售货柜等门玻璃,控制光线射入以及隐私;也可替代投影幕布,同时具备投影和调光等多种功能。
其中,作用原理在于,聚合物分散液晶是将低分子液晶与预聚物相混合,在一定条件(通过UV固化或热固化聚合)下经聚合反应,形成微米级的液晶微滴均匀地分散在高分子网络中,再利用液晶分子的介电各向异性获得具有电光响应特性的材料,它主要工作在散射态和透明态之间并具有一定的灰度。在无外加电压的情形下,膜间不能形成有规律的电场,液晶微粒的光轴取向随机,呈现无序状态,其有效折射率n0不与聚合物的折射率np匹配,入射光线被强烈散射,薄膜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当施加了外电压,液晶微粒的光轴垂直于薄膜表面排列,即与电场方向一致。微粒之寻常光折射率与聚合物的折射率基本匹配,无明显介面,构成了一基本均匀的介质,所以入射光不会发生散射,薄膜呈透明状。因此,在外加电场的驱动下,PDLC具备光开关特性。
现有的透明导电膜常由ITO构成,或者存在其他层数加上ITO,为聚合物分散液晶提供电场,一般的ITO导电膜由2层组成,PET上溅度一层透明导电ITO,ITO为氧化铟锡,但ITO导电膜需要较高的电压,能耗比较大,如出现电路故障也容易危害使用者人身安全,虽然可以通过使用多电极降低电压,但大部分的使用场合使得多电极裸露在外而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因能耗高、有安全隐患、不节能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压低、能耗低且隔热节能的调光膜。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第一导电膜层,分为第一Ag导电层和第一PET层;
第二导电膜层,分为第二Ag导电层和第二PET层。
第一Ag导电层和第二Ag导电层可以是透明银薄膜,也可以是透明银合金薄膜,银含量大于20%;
其中,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上表面设第一Ag导电层,下表面设第二Ag导电层;第一Ag导电层上表面设第一PET层,第二Ag导电层下表面设第二PET层。
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的均为透明,厚度为40-200微米,作为第一Ag导电层和第二Ag导电层的载体;
第一Ag导电层和第二Ag导电层均为透明的银薄膜或银合金薄膜,它们的厚度均为1-20纳米,且均匀的附着在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上,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提供电场电极;
第一导电膜层和第二导电膜层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均是为聚合物分散液晶提供电场的导电材料。第一导电膜层和第二导电膜层透明。
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含有聚合物、液晶、助剂;
聚合物成分为丙烯酸类树脂和小分子丙烯酸单体,丙烯酸类树脂与小分子丙烯酸单体的配方比为2:8至7:3,丙烯酸类树脂可以是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也可以是其他丙烯酸类树脂,小分子丙烯酸单体可以是丙酸异冰片酯、也可以是1,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丙烯酸羟丙酯,助剂可以是含氟类表面活性剂,液晶可以是联苯氰类液晶,三种成分的按重量份计,聚合物:30-70份;助剂,0.1-2份,液晶,30-70份。
一种调光膜的制备方法:
1)将第一PET层和第一Ag导电层合一起组成第一导电膜层,将第二PET层和第二Ag导电层合在一起组成第二导电膜层;
2)将聚合物、液晶、助剂,按配方配比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涂布在第一Ag导电层和第二Ag导电层中间,形成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得到调光膜半成品;
4)将调光膜半成品通过紫外线固化或热固化的方法进行定型,紫外线固化的参数为:紫外光强为10-100W/㎡,辐照时间为30S-10min。即可得到调光膜。当通过紫外线固化时,需要添加0.2-2份的光引发剂,光引发剂可以是光引发剂184也可以是光引发剂1173。
优选地,
按重量份计,配方1为:
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汇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汇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5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