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44388.5 | 申请日: | 201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9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超;方宏新;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卷绕 式电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次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
背景技术
在二次电池制造中,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二次电池成本,大容量电池是一个最现实的选择,但考虑到电池包组装的兼容性,二次电池设计时只能通过增加电芯卷绕圈数来增加二次电池的厚度。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二次电池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其电芯通常采用多极耳结构。由于多数卷绕式电芯大多是使用模切集流体作为极耳,因此需要提前设计好极耳间距。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因为厚度控制偏差而导致极耳不能按照设计要求对齐,也就是发生极耳错位;随着卷绕圈数的增加,极耳错位距离会越来越大。当极耳错位距离超出设计规格时,就会导致焊接时错位部分的极耳出现漏焊,导致电池容量低或容易短路。因此,极耳错位问题已经成为限制电芯卷绕圈数增加的瓶颈。
例如,某一卷绕式电芯的设计卷绕圈数是29圈,但实际生产时在卷绕圈数为22圈时,极耳错位距离就达到了设计极限,如果继续卷绕,极耳错位距离将会超出设计规格,进而导致上述后果。此时,显然不能继续卷绕,只能考虑将一个卷绕式电芯拆分设计成两个层数较少的电芯,如将设计卷绕圈数为29圈的一个电芯拆分设计为卷绕圈数分别为15圈、14圈的两个电芯。拆分设计虽然能确保极耳错位距离不超过设计规格,但是却会导致电芯的能量密度降低,同时卷绕效率也将降低,导致制造成本大幅增加。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错位距离可控的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以避免极耳错位对电芯卷绕圈数的限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其包括阴极片、阳极片和隔膜,阴极片和阳极片层叠后卷绕,隔膜间隔于相邻的阴极片和阳极片之间;所述阴极片和阳极片中的至少一种极片为非连续卷绕结构;非连续卷绕的极片在卷绕方向上断开为至少两段,极片断开位置的两个端部彼此分离一段距离或是彼此重叠一定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非连续卷绕的极片断开位置为重叠结构时,极片重叠长度为3mm~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非连续卷绕的极片为阴极片、且断开位置为分离结构时,极片分离距离为3mm~1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阴极片和阳极片的断开位置均为分离结构时,阴极片的分离距离比阳极片的分离距离长3mm~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非连续卷绕的极片为阳极片、且断开位置为分离结构时,与阳极片的分离区域对应的相邻阴极片上贴有保护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非连续卷绕的极片为阳极片、且断开位置为分离结构时,与阳极片的分离区域对应的相邻阴极片朝向阳极片分离区域的一面设置一段未涂覆阴极膜片的阴极空白集流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保护胶或阴极空白集流体的长度大于阳极片的分离距离而覆盖住阳极片的全部分离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保护胶或阴极空白集流体的长度比阳极片的分离距离长3mm~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保护胶或阴极空白集流体的长度为10mm~1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非连续卷绕的极片的断开位置位于自内向外数的第2~N-1圈的任何位置,其中N为电芯中对应极片的总卷绕圈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通过对至少一种极片进行非连续卷绕,有效地解决了因极片厚度偏差导致的极耳错位超标,通过断开位置的分离或重叠对极耳错位进行了校正,确保了极耳错位合格,达到了增加电芯卷绕圈数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卷绕式电芯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43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扁嘴夹钳式橡胶小件脱模机
- 下一篇:一种方便进行清洗的硅胶定型用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