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4376.2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8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立昂(上海)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20 | 分类号: | B62D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级 伸缩 转向 中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民对生活的质量也明显有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以往的步行和自行车时代,汽车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工具。在汽车中,转向中间轴设置在转向机和转向管柱之间,主要用来连接转向管柱和转向机并传递力矩。当驾驶员对方向盘施加力时,通过转向中间轴传递到相应的机构从而驱动轮胎进行转向等操作。
目前,大多货运汽车采用的转向中间轴一种为不可伸缩式中间轴,其为刚性连接、无减震作用、驾驶舒适性差且无碰撞保护功能;另一种为单级伸缩式中间轴,该中间轴能弥补前一种的不足,但为了满足货车的较大的伸缩范围,其伸缩部位的零件较长导致占用空间较大,且增加零件加工难度大,进而导致制造加工成本大幅提高,目前单级伸缩式中间轴多采用金属花键伸缩结构,属于金属直接接触摩擦,减震效果有限而且易产生振动异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较高的伸缩比,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和碰撞时溃缩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较高的伸缩比,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和碰撞时溃缩功能。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包括钢球结构外轴、锁止圈、固定套、中轴、拨杆以及注塑内轴,所述钢球结构外轴、固定套以及中轴依次连接,所述钢球结构外轴内设有钢球保持架以及锁止圈,所述钢球保持架具有多组钢球以及多组呈半球形的凹槽,所述锁止圈的外表面具有销以及多组凸台,所述的销用于带动锁止圈旋转,所述中轴内设有拨杆以及注塑内轴,所述拨杆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螺旋槽;其中,在转向中间轴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中轴伸出至最长位置后,所述注塑内轴继续进行伸出运动;在转向中间轴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注塑内轴收缩至最短位置后,所述中轴继续进行收缩运动。
优选的,所述拨杆以及注塑内轴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销设于所述凸台的顶部位置。
优选的,各组凸台呈半球形,在所述锁止圈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钢球保持架具有六组呈半球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通过钢球结构外轴和注塑内轴的组合,可在有限空间里实现较高的伸缩比,钢球结构外轴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和碰撞时溃缩功能,注塑内轴进一步在驾驶时减震缓冲,并与钢球结构外轴配合满足驾驶室翻转时的要求,从而有利于车身结构的布局,并为驾驶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
10.钢球结构外轴,20.锁止圈,30.固定套,40.中轴,50.拨杆,60.注塑内轴,70.销,80.凸台,90.凹槽,100.螺旋槽,110.钢球保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上述及其它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级伸缩式转向中间轴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立昂(上海)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优立昂(上海)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43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