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控柜恒温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2541.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0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龙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23/32 | 分类号: | G05D2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控柜 恒温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柜,尤其涉及一种电控柜恒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控柜主要用于承载电控设备,是其的载体和保护体,地理位置多味鱼室外,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其中电控设备对温度的要求尤为严格,目前当夏季外部温度持续升温,或者冬季温度持续下降时,极易造成电控柜内的温度无法满足电控设备的工作要求温度,造成电控设备停运甚至损坏,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电控柜恒温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控柜恒温控制装置,来解决电控柜受外部温度影响造成电控柜内的电控设备停运甚至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控柜恒温控制装置,包括电控柜、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恒温板、半导体制冷器、发热丝、温度传感器、第三风扇,所述的第一风扇数量为2个,所述的第一风扇位于电控柜内部上端,所述的第一风扇与电控柜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风扇数量为2个,所述的第二风扇位于电控柜内部下端,所述的第二风扇与电控柜螺纹相连,所述的恒温板位于电控柜后端,所述的恒温板与电控柜螺纹相连,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数量为2个,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位于恒温板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与恒温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风扇位于半导体制冷器顶部,所述的第三风扇与电控柜螺纹相连,所述的发热丝环绕与恒温板,所述的发热丝与恒温板卡扣相连,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控柜顶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电控柜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发热丝、半导体制冷器、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三风扇线路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风扇内壁还设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与电控柜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恒温板正面还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透风孔,所述的透风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电控柜顶部还设有延时继电器,所述的延时继电器与电控柜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延时继电器与温度传感器线路线路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电控柜顶部还设有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与电控柜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报警器与延时继电器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电控柜外壁还设有反光板,所述的反光板与电控柜胶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控柜恒温控制装置,首先将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半导体制冷器、发热丝、温度传感器、第三风扇、延时继电器、报警器等元件与电控内部原有的电源相连接,使上述部件处于工作状态,再打开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的叶片为相反安装,使得工作时实现第一风扇将外界的空气向内吸入并穿过过滤网和透风孔进入电控柜内部,第二风扇将电控柜内部的空气向外吹出,实现电控柜内的空气时时流通,可以保持内外温度恒定,再根据需要设定温度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区间和延时继电器的工作时间,当电控柜内部的温度超过温度传感器设定的温度区间时,温度传感器工作激活半导体制冷器工作,半导体制冷器对恒温板进行降温,使得第一风扇吸入的空气经过恒温板正面的透风孔时温度下降,从而实现冷空气进入电控柜内部进行降温,同理当电控柜内部的温度低于温度传感器设定的温度区间时时,发热丝工作对恒温板进行加热升温,从而实现外部空气升温后进入电控柜,起到升温的效果,并且无论是升温还是降温在第二风扇的作用下都会快速流通,即达到快速降温和升温效果,保证电控柜内部温度符合要求,另外半导体制冷器与第三风扇是同步开启,即半导体制冷器吸收的热量通过第三风扇排出,过滤网可以阻挡第一风扇吸入空气时,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从而实现进入空气近似无尘,第二风扇再同步将电控柜内的尘埃吹出,第一风扇、第二风扇、过滤网有机结合极大的提高电控柜内部的清洁度,当电控柜内部的温度持续降至或升至设定温度区间值以外,且情况持续时间超过延时继电器设定的工作时间,延时继电器会激活报警器工作,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处理排除障碍,反光板可以反射外部光线,避免夏季阳光直射造成的温度过快升温,该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可实现电控柜内部空气快速流通,且在流通过程中实现温度的上升或下降,保证电控柜内部的温度处于安全所需温度值,极大的提高了电控柜内部电控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是恒温板部分局部放大主视图。
电控柜1、第一风扇2、第二风扇3、恒温板4、半导体制冷器5、第三风扇6、发热丝7、温度传感器8、延时继电器101、报警器102、反光板103、过滤网201、透风孔4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学院,未经西安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2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供暖监测管理系统
- 下一篇:小麦扬花、灌浆期温度胁迫调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