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楠竹片压析重组的疏解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1732.5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5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江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浏阳市金仁林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潘传军 |
地址: | 4103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竹片 重组 疏解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材压析重组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克服传统加工方法对竹材切削导致的竹资源浪费,并提高胶合板的结构强度,现在的竹材加工多采用压析疏解设备对竹材进行重组。相关现有专利文献如:公开号CN1387981A所公开的“重组竹材胶合板制造方法”;公告号CN202622941U所公开的“一种竹材纤维化一体机和植物纤维化一体机”;公布号CN 105818238 A所公开的“竹束压析一体机”;公开号CN101618564A所公开的“定向竹纤维毡疏解机”;公告号CN202491285U所公开的“一种植物纤维板链式压析机”等。
现有技术中,由于竹材内表面的竹青层和竹黄层不容易与胶粘连,都是通过切削、破碎等方式去掉该层结构以保证施胶效果。然而,其弊端在于,其一,降低了竹材的利用率;其二,破坏了竹材原生结构,降低了竹材的结构强度,同时又要通过加大施胶量来提高胶合板的结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楠竹片压析重组的疏解机构,能够充分利用包括竹青层和竹黄层在内的楠竹竹材资源,同时充分保持楠竹竹片的原生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楠竹片压析重组的疏解机构,包括沿竹片运动路径依序前后并列设置的驱动单元和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
驱动单元:包括沿竹片运动路径依序前后并列设置的第一辊组、第二辊组、第一辊板组、第三辊组、第二辊板组、第四辊组;
各辊组结构相同,包括对应设置的上驱动辊和下驱动辊,上驱动辊和下驱动辊的辊面上满布沿辊体轴向平行并列分布的棱条,棱条之间构成轴向槽,上驱动辊的棱条和下驱动辊的轴向槽对应设置,上驱动辊的转轴通过弹性机构装置在机架上;
各辊板组结构相同,包括上压板和下拨动辊,下拨动辊的辊面上设有拨动齿,拨动齿与上压板的下面配合夹持驱动竹片,上压板的上面铰接斜压杆的下端,斜压杆的上端铰接于机架上,上压板的上面还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机架;
加工单元:包括沿竹片运动路径依序前后并列设置的竹黄裂化辊组、整体疏松辊组、竹青裂化辊组和整体二级裂化辊组;各辊组的组成部件包括光面辊、碎刀辊、环槽辊三种;光面辊为平整的辊面;碎刀辊的辊面上设有若干沿辊体圆周均匀分布的刀组,各个刀组由若干沿辊体轴向均匀分布的梯形刀组成,梯形刀刀口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辊体的轴线,相邻两刀组间的梯形刀错位设置;环槽辊的辊面上满布沿垂直于辊体轴线方向分布的棱条,平行并列的棱条之间构成环形槽;
竹黄裂化辊组由上下对应装置的光面辊和碎刀辊组成,上方的光面辊的转轴通过弹性机构装置在机架上;
整体疏松辊组由上下对应装置的两个环槽辊组成,上方环槽辊的棱条和下方环槽辊的环形槽对应设置,上方的环槽辊的转轴通过弹性机构装置在机架上;
竹青裂化辊组由上下对应装置的环槽辊和碎刀辊组成,上方环槽辊的环形槽和下方碎刀辊的梯形刀刀口对应设置,上方的环槽辊的转轴通过弹性机构装置在机架上;
整体二级裂化辊组由上下对应装置的两个碎刀辊组成,上方碎刀辊和下方碎刀辊的梯形刀刀口错位设置,上方的碎刀辊的转轴通过弹性机构装置在机架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片竹黄面朝下,整体贯穿整个疏解机构的驱动单元和加工单元,在驱动单元的适时驱动下,由工作单元依序进行竹黄裂化、整体疏松、竹青裂化和整体二级裂化的有效压析加工,使得竹片横向裂化疏松,纵向整体牵连;同时竹青和竹黄层也得以均匀有序裂化,但是竹青和竹黄层的绝大部分仍然以细条和小块状留存附着于竹片主体上;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竹片的原生结构,同时保证了后期施胶时胶水均匀进入并有效胶合。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疏解机构有效保证了楠竹片压析重组的竹材人造板的密度、胶合强度等相关指标性能的稳定,提高了竹材利用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竹材利用率,同时确保竹青层和竹黄层裂化后的碎片形状和分布有利于胶合强度的提高。优选地,所述竹黄裂化辊组和整体疏松辊组的轴心距为13~14厘米,整体疏松辊组和竹青裂化辊组的轴心距为12~13厘米、竹青裂化辊组和整体二级裂化辊组的轴心距为12~13厘米;碎刀辊梯形刀的高度为5~6毫米,每个刀组内各梯形刀之间的间距为5.5~6.5毫米;环槽辊的棱条宽度为2.6~3毫米,环形槽的槽腔宽度为2.6~3毫米,环形槽的槽腔深度为3~3.5毫米。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疏解机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浏阳市金仁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浏阳市金仁林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1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