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插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1158.3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2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薛国剑;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薛国剑;漫杰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51 | 代理人: | 管莹,李伟波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插管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床应用的便于贴合的口腔插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临床上急救复苏、抢救呼吸肌麻痹和手术麻醉、开放气道中最常用的方法,而对经口腔气管插管的安全固定是插管成功的保证,目前,大多采用胶布固定的方法,同时,为了防止病人牙齿啮合破坏插管,还会在口腔内放置牙垫。操作方法是插管插入口腔后,将牙垫及插管用胶布缠绕,再将胶布粘合在面颊部。但是,当手术部位临近口周部位时,无法在面颊部处使用胶布进行固定。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医护人员在手术现场用胶布在插管的适当部位缠绕起一个凸起,将该凸起部位放入患者的口中。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也浪费了胶布。并且,由于每个人的口腔大小不一样,有的病人状态也不同,如有昏迷的患者,因此,口腔插管不能很好的与病人的口腔相匹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贴合的的口腔插管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一种便于贴合的口腔插管固定装置,为一块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体由第一块状体和第二块状体构成,所述第一块状体和所述第二块状体分别具有各自的接合面,在各自的接合面的中心部位分别具有与口腔插管对应的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块状体和所述第二块状体在接合面上对合固定于口腔插管的适当部位。并且,所述第一块状体和所述第二块状体具有压片,橡胶层,弹簧片以及控制器,其中,压片被口腔夹住,当压片受到较大压力时,即压片即将完全压入到块状体中时,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弹簧片收缩橡胶层,使得块状体与口腔咬合舒适;当压片受到较小压力时,即压片外漏较大时,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弹簧片放松橡胶层。
优选的是,所述块状体设有牙垫部。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的凹面设有凸点。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的直径略小于插管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块状体及所述第二块状体的连接方式为榫接、粘接、卡扣相接或钳式夹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块状体和所述第二块状体在各自的接合面上涂敷一层压敏胶,所述压敏胶上粘贴一层保护膜。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块状体的接合面具有至少一个卯眼,所述第二块状体的接合面具有至少一条榫头,所述榫头压入所述卯眼内使所述第二块状体和第一块状体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个块状体的相互固接形成口腔插管的固定装置,两个块状体夹紧插管固定于插管上,操作简便、牢固安全、舒适且美观,防止皮肤过敏,减少管道移位,减少护理工作量,确保病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实施例1横切剖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实施例2横切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榫接结构径切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粘接结构径切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卡扣连接结构径切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口腔插管固定装置的钳式夹接结构径切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块状体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便于贴合的口腔插管固定装置,为一适合人体口腔大小并外表圆滑的块状体1,所述块状体至少由两部分构成,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第一块状体2和第二块状体3,所述第一块状体2和所述第二块状体3分别具有各自的接合面,在各自的接合面的中心部位分别具有与口腔插管对应的半圆形凹槽4,所述第一块状体和所述第二块状体在接合面上对合固定于口腔插管5的适当部位。
凹槽4的凹面可设有凸点(或刺)41,凸点41作用于插管5的外壁,起加强固定的作用,优选凹槽4的直径略小于对应的插管5的直径,这样扣合后会起到夹紧的作用。为了防止病人牙齿啮合破坏插管,所述块状体1可设有牙垫部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薛国剑;漫杰,未经李平;薛国剑;漫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1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盖板、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手机保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