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自动平衡桁架的升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41120.6 | 申请日: | 201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7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黎刚生;阚晓辉;李成毅;李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仪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06 | 分类号: | B66C13/06;B66C13/08;B66C13/16;A63J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动 平衡 桁架 升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桁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可自动平衡桁架的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进入智能化、数字化多媒体时代,经常会有各种形式的演出、表演活动,会有很多舞台灯光、音响等设备需要更换和维护。在这些高档演出场所,大部分设备都悬挂在离地面较高的位置,各种设备的布置需要美观协调。在这些情况下,采用传统的方式,即靠人工通过云梯或脚手架去安装调试投影机、灯光、音响等舞台设备,不仅难于操作且布线杂乱,也非常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自动平衡桁架的升降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可自动平衡桁架的升降系统,包括两个承重吊杆、两个桁架提升机、两个提升机吊装带、升降桁架和自平衡感应机构,所述承重吊杆的顶端安装在承重墙体上,所述承重吊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桁架提升机,所述桁架提升机的下端设有自平衡感应机构,所述自平衡感应机构包括吊带过渡轴、吊带触动杆和传感器,且吊带过渡轴和吊带触动杆垂直分布在自平衡感应机构内,所述桁架提升机的内部穿插有提升机吊装带,且提升机吊装带穿过自平衡感应机构内部的两个吊带过渡轴之间,所述升降桁架的两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提升机吊装带,其中升降桁架不平行时,提升机吊装带摩擦接触吊带触动杆,且吊带触动杆摩擦接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升降桁架的长度大于两个提升机吊装带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承重吊杆和桁架提升机之间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相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重吊杆、桁架提升机和提升机吊装带均在同一垂线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桁架上设有与提升机吊装带相匹配的吊装带孔,且提升机吊装带穿插在吊装带孔内固定连接升降桁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新型可自动平衡桁架的升降系统结构简单,通过加入承重吊杆和桁架提升机,为升降桁架的升降提供动力,利用提升机吊装带和自平衡感应机构,方便检测升降桁架是否处于水平状态,以便于升降桁架的提升,其中利用吊带过渡轴、吊带触动杆和传感器,更能准确的感测升降桁架的平衡度,进而方便对升降桁架的提升和调节,以便于减少升降桁架上物品的滑落。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合理,在安装和维护舞台设备时可以将挂载设备的升降桁架下降至地面附近,安全方便的安装和维护设备,便于工作人们工作和使用,进而保证舞台设备以及其它装置的维护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使用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桁架水平状态时自动平衡传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桁架倾斜状态时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桁架倾斜状态时自动平衡传机构示意图。
图中:1承重吊杆、101桁架提升机、102提升机吊装带、103升降桁架、104自平衡感应机构、104-1吊带过渡轴、104-2吊带触动杆、104-3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可自动平衡桁架的升降系统,包括两个承重吊杆1、两个桁架提升机101、两个提升机吊装带102、升降桁架103和自平衡感应机构104,承重吊杆1的顶端安装在承重墙体上,承重吊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桁架提升机101,承重吊杆1和桁架提升机101之间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相配合连接,桁架提升机101的下端设有自平衡感应机构104,升降桁架103的长度大于两个提升机吊装带102之间的距离,通过加入承重吊杆1和桁架提升机101,为升降桁架103的升降提供动力,利用提升机吊装带102和自平衡感应机构104,方便检测升降桁架103是否处于水平状态,以便于升降桁架103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仪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仪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1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