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0939.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8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昆;王嘉馨;韩乔;冯敬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恒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设备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它是生物学的应用学科,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从解剖层面和分子遗传层面来处理人体疾病的高级科学,它是一个从预防到治疗疾病的系统学科,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方面的进步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各式各样的新型药物和医疗设备被研究出来,来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保障,使人们远离病痛的折磨,但是在医疗进步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特别是医疗废水。
医疗废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无人、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医院内存在的废水处理装置,并不能完全的将废水中的所有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从而导致废水中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们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具备可以处理医疗废水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医疗废水处理装置不能完全解决废水中的污染物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过滤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过滤装置远离进液管的一侧与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处理装置的内腔连通,所述处理装置的右侧与排放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体流量计。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中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固定安装有吸附棒,且第二过滤网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吸附层。
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腔左侧固定安装有真菌过滤器,所述处理箱的顶部且位于真菌过滤器的右侧镶嵌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穿出处理箱并于氯气输入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并且位于进气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漂白粉投料装置,所述漂白粉投料装置的出料管与处理箱的内腔连通。
所述漂白粉投料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自动投料系统,所述自动投料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的输入端与液体流量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远离过滤装置的一端与进液箱连通,进液箱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且进液箱与进液管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吸附棒的数量为十二根,且十二根吸附棒呈环形排列设置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
优选的,所述真菌过滤器包括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中心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生物膜。
优选的,所述排放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装置,有效的过滤掉医疗废水中的不溶于水的颗粒污染物,达到了过滤医疗废水中的颗粒污染物,防止污染物污染居民生活用水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处理装置,通过处理装置消除医疗废水中的病菌和病毒,从而防止病菌和病毒通过水源进入到居民用水中,造成疫病的爆发,达到了有效的抑制病菌和病毒通过水源进行传染,为居民用水提供了安全保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菌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投料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中:1进液管、2过滤装置、21箱体、22第一过滤网、23第二过滤网、24吸附棒、25活性炭吸附层、3处理装置、31处理箱、32真菌过滤器、321框架、322生物膜、33进气管、34氯气输入器、35漂白粉投料装置、4导管、5排放管、6液体流量计、7自动投料系统、71数据收集模块、72数据存储模块、73处理器、74驱动模块、8进液箱、9第三过滤网、10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恒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恒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0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元数据的安全基线库动态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