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0694.1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0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卢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宋南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直下式 背光源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工作过程中,位于液晶显示面板后方的背光源模组发出光线,光线透过显示面板被人眼看到。背光源可分为有直下式背光源和侧光式背光源,在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中通常使用直下式背光源。直下式背光源是在液晶显示器的背面设置多个光源,为了使得多个光源发出的光能够均匀地照射显示面板,通常在光源和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扩散板将光源的光进行均匀扩散。
但是,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中,为了追求模组的薄型化设计,模组的厚度越来越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扩散板传播后,光线会在模组的四周边缘区域聚集,形成亮边,导致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不均匀,影响显示质量。
因此,如何改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画面显示存在亮边以及画面显示不均匀的现象,这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散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及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其旨在改善现有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存在亮边、导致画面显示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扩散板包括扩散板主体和光学介质,所述扩散板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光学介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光学介质内部嵌入扩散粒子、吸光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凹槽均为环形。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凹槽同心设置,且多条所述凹槽依次从靠近所述出光面的边缘向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中心排布,且靠近所述出光面的边缘的所述凹槽至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中心的所述凹槽的深度逐级递减或不变。
进一步地,从靠近所述出光面的边缘的所述凹槽至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中心的所述凹槽中,所述吸光粒子的数量逐级递减。
进一步地,从靠近所述出光面的边缘的所述凹槽至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中心的所述凹槽中,所述扩散粒子的数量逐级递增。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板主体和所述光学介质的折射率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硒颗粒、碳酸钙颗粒、有机硅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板主体采用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中的任一种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直下式背光源模组包括光源和上述扩散板,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扩散板的所述入光面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种技术方案:一种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直下式背光源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扩散板的所述出光面的一侧。
相比现有的扩散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扩散板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扩散板主体的出光面的四周边缘开设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填充光学介质,从而能够将扩散粒子和吸光粒子嵌入在光学介质的内部,即在扩散板主体的出光面的四周边缘设置有扩散粒子和吸光粒子,不仅没有增加扩散板的厚度,保持了薄型化设计,而且通过吸光粒子能够有效减弱扩散板主体四周边缘的光线,通过扩散粒子能够提高光线的均匀性,从而有效改善扩散板四周边缘的亮边现象,使扩散板的出光面光线平衡、均匀。
相比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扩散板,使直下式背光源模组不仅没有增加厚度,保持了薄型化设计,而且发出的光线平衡、均匀。
相比现有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直下式背光源模组,使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不仅没有增加厚度,保持了薄型化设计,而且画面显示均匀,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扩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扩散板沿剖切线II-II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扩散板射入光线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微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0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