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廊群管运输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0447.1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波;董俊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十二冶集团天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32 | 分类号: | F16L1/032;F16L1/06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群管 运输 牵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廊内管道运输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管廊群管运输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地下管廊内的管道运输通常采用人工搬运,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长;采用水平牵引容易造成管道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管道运输和牵引中有效保护管道,防止管道损坏的管廊群管运输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廊群管运输牵引装置,包括水平支撑板,水平支撑板的前端设置有倾斜板,倾斜板的前端与水平板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倾斜板与水平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水平板和倾斜板的内表面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水平板上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通过卡箍与水平板相连接;所述卡箍的内表面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水平板的前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通过钢丝绳与转环的后部相连接;转环的前端通过牵引钢丝绳与卷扬机相连接。
所述连接环为三个分别设置在水平板的左端、右端和中部。
固定每根管道的卡箍为两组。
所述水平板的上表面设置有V形定位槽;V形定位槽沿水平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管道设置在V形定位槽内。
所述倾斜板与水平板的夹角为45-60度。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管廊群管运输牵引装置,在管廊桥架内更好的牵引、铺设,采用机械连接形式将同桥架内的群管集中连接在一个平面上,集中连接、牵引,能够更块、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解决原有单一的耗时、耗人、耗能的原始敷设形式。
本实用新型管廊群管运输牵引装置,管道前端固定在牵引装置内,避免管道运输过程中的管道前端的损坏,避免管道在牵引过程的左右摆动,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廊群管运输牵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廊群管运输牵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廊群管运输牵引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水平支撑板2、倾斜板
3、管道4、卡箍
5、连接环6、钢丝绳
7、转环8、牵引钢丝绳
9、V形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3可知,一种管廊群管运输牵引装置,包括水平支撑板1,水平支撑板1的前端设置有倾斜板2,倾斜板2的前端与水平板1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倾斜板2与水平板1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水平板1和倾斜板的内表面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水平板1上设置有管道3,所述管道通过卡箍4与水平板相连接;所述卡箍4的内表面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水平板1的前端设置有连接环5;所述连接5环通过钢丝绳6与转环7的后部相连接;转环7的前端通过牵引钢丝绳8与卷扬机相连接。
所述连接环为三个分别设置在水平板的左端、右端和中部。
固定每根管道的卡箍为两组。
所述水平板的上表面设置有V形定位槽;V形定位槽沿水平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管道设置在V形定位槽内。
所述倾斜板与水平板的夹角为45-60度。
牵引头采用斜头双向45度钢板,下面为平面,长度根据现场桥架确定,宽度不小于500mm,根据管道的管径和各数进行两排冲孔,钢板与管材采用焊接卡箍进行连接,斜板宽度根据现场管材进行确定,确定原则为斜板的端部刚好外包管材,这样能够很好的避免在牵引过程中发生卡死现象。
管材与钢板的连接在焊接卡箍内要做橡胶缓冲处理,避免损伤管材,根据管道的长短设置不少于2道卡连接,以保证连接牢固。
牵引采用三点受力系统,牵引绳作用点在斜板正中,沿着长度方向上均不三点,边侧两点要保持长度一致,以满足受力均匀,三点全部集中固定在转环上,转环前端连接主牵引绳,设置转环可以避免钢丝绳内劲,避免钢丝绳缠绕,打结,受力集中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十二冶集团天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二十二冶集团天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0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