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多用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0415.1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1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卢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多用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是一种高稳定性多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例如,球场上点灯用的连接器和硬盘驱动器的连接器,以及点燃火箭的连接器是大不相同的。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连接器,都要保证电流顺畅连续和可靠地流通。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连接器只能固定的连接一种线束,如果连接器出现故障,整个连接器都要换掉,这样就增加了成本投入,目前的连接器多出现连接处松动现象,这样就造成设备接触不良,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多用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稳定性多用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部开设有线孔,所述壳体两侧壁内开设有装配腔和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装配腔连通,所述装配腔内设有压线块,所述压线块顶部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和螺纹杆,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装配腔顶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端由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一螺纹孔中部穿过,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通过限位块安装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顶部设有连接槽,所述壳体内壁底部通过第二复位弹簧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两侧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表面设有挡块,所述固定销表面套设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销通过销孔连接压片,所述壳体顶部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中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连接有螺纹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线块的底端设有橡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位于壳体内部的四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孔内设有弹性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装配腔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采用此种结构,可以通过更换压片和连接台来实现多种线束的连接,通过压固连接可降低像插拔连接那样磨损接口,连接更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稳定性多用连接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螺纹杆、2-沉头螺钉、3-盖板、4-压板、5-压片、6-螺纹推杆、7-销孔、8-固定弹簧、9-挡块、10-固定销、11-装配腔、12-第一复位弹簧、13-压线块、14-线孔、15-第二复位弹簧、16-限位块、17-连接台、18-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稳定性多用连接器,包括壳体18,壳体18下部开设有线孔14,线孔14内设有弹性密封圈,壳体18两侧壁内开设有装配腔11和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位于装配腔11上方,第一螺纹孔与装配腔11连通,装配腔11内设有压线块13,压线块13的底端设有橡胶层,压线块13顶部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2和螺纹杆1,第一复位弹簧12一端与装配腔11顶部连接,螺纹杆1一端由第一复位弹簧12和第一螺纹孔中部穿过,壳体18内壁的底部通过限位块16安装有连接台17,连接台17顶部设有连接槽,壳体18内壁底部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5连接有压板4,第二复位弹簧15的数量为四个,第二复位弹簧15位于壳体18内部的四角,压板4两侧设有固定销10,固定销10表面设有挡块9,固定销10表面套设有固定弹簧8,固定销10通过销孔7连接压片5,壳体18顶部通过沉头螺钉2连接有盖板3,盖板3中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连接有螺纹推杆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0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电望远镜反射面面板单元结构
- 下一篇:电线线束取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