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钢含油废水的除油水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9859.3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8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谷守扬;刘全金;梁思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邵涛,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钢 含油 废水 油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含油有机废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轧钢含油废水的除油水解装置。
背景技术
轧钢含油废水是钢铁废水中较难处理的一种废水,其具有水量大、水质变化大,难以降解等特点。废水中的油多以三种状态存在:①悬浮状态:油品颗粒较大,油珠直径0.1毫米以上,漂浮水面,易于从水中分离。②乳化状态:油品的分散粒径小,油珠直径在0.1毫米以下,呈乳化状态,不易从水中上浮分离。③溶解状态:石油在水中溶解度极小,溶于水的油品占废水含油量的0.2~0.5%。
目前业内普遍的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气浮、好氧生化、过滤、膜分离等技术,其中:混凝气浮去除水中油效果较好,但当水中油分较多时需要设计多级气浮,而且气浮能耗较高,增加了运行成本;对于过滤技术,针对含油SS的过滤很容易造成滤料粘结,所需反洗压力较大、频率增加,而且滤料更换速度的增加也造成了资料的损耗;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分离过程中无相变、出水油含量低等优点,但也存在一次投资过大、膜易污染、难清洗和寿命短等缺陷;单纯好氧生化作为物化后的二级处理单元,往往不能适应水质的波动,特别当污水中难降解物质较多时很难保证出水稳定达标。
特别是对于现有环境容纳能力逐年降低,排放标准日益提高,有必要针对轧钢含油废水提出一种轧钢含油废水的除油水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轧钢含油废水的除油水解装置,采用一体化结构,能节省占地及投资,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及出水稳定性,降低运行负荷,简易可行。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轧钢含油废水的除油水解装置,其包括有:
隔油设备,其设有一隔油箱,所述隔油箱的内腔中由前至后设有依次通过流道连通的污泥沉降区、隔油过滤区、浮油收集区、集油收集区、沉降溢流区以及排污区,所述隔油沉降区安装有一第一斜板填料,所述浮油收集区及集油收集区内分别设有一供收集污水中浮油的浮油槽,两者间的流道处安装有一波纹板填料,所述浮油槽靠近所述隔油箱的顶部,所述隔油箱的前端设有与所述污泥沉降区相连通的进水口,其后端则开设有与所述排污区连通的隔油箱出水口;
水解池,所述水解池的顶部安装有一配水装置,其内部安装有一第二斜板填料,所述第二斜板填料的周侧与所述水解池的周壁连接固定,所述配水装置的入口通过配水管线与所述隔油箱出水口相连接,其出口通过穿设于所述斜板填料的配水软管与设置在所述水解池池底的布水器相连接,所述水解池的池壁上安装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靠近所述水解池的上部,所述水解池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出水槽连通的水解池出口。
如上所述的轧钢含油废水的除油水解装置,其中,所述水解池内另设有一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位于所述第二斜板填料的下侧,并与所述水解池的池底间隔有距离,所述排泥管一端穿设于所述水解池的侧壁,其出口位于所述水解池的外侧。
如上所述的轧钢含油废水的除油水解装置,其中,所述排泥管包括有一主管以及多个与所述主管相连通的支管,所述主管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水解池内,其一端穿设于所述水解池的侧壁,并设有所述出口,各所述支管上分别安装有多个呈喇叭口状的进泥口。
如上所述的轧钢含油废水的除油水解装置,其中,所述配水装置为一配水箱体,其底部设有多个所述出口,所述布水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配水池的池底,各所述出口与各所述布水器之间分别通过一所述配水软管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轧钢含油废水的除油水解装置,其中,所述出水槽的一侧与所述水解池的池壁连接固定,其另一侧沿竖向安装有一出水堰板。
如上所述的轧钢含油废水的除油水解装置,其中,所述隔油箱内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沿竖向放置的沉降隔板、隔油挡板、浮油挡板、集油挡板以及溢流挡板,所述沉降隔板的下端、所述浮油挡板的下端以及所述集油挡板的下端与所述隔油箱的底部之间分别形成有一所述流道,所述隔油挡板的上端、所述溢流挡板的上端与所述隔油箱的顶部之间分别形成有一所述流道;
其中,所述隔油箱的前端与所述沉降隔板之间、所述沉降隔板与所述隔油挡板之间、所述隔油挡板与所述浮油挡板之间、所述浮油挡板与所述集油挡板之间、所述集油挡板与所述溢流挡板之间、所述溢流挡板与所述隔油箱的后端之间对应形成所述污泥沉降区、所述隔油过滤区、所述浮油收集区、所述集油收集区、所述沉降溢流区以及所述排污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9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页面跳转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