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铝塑膜电池厚度变化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8459.0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1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善;卢兰光;冯旭宁;欧阳明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铝塑膜 电池 厚度 变化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铝塑膜电池厚度变化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车用铝塑膜电池在充放电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脱嵌、入嵌使得铝塑膜电池的厚度发生变化。此外,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电池内部的副反应加剧会导致产气,同样会导致铝塑膜电池厚度的变化。这种厚度变化极大地影响着电池的成组使用和电池的性能。
目前,对于铝塑膜电池厚度变化的测量多采用将其夹紧在两个平行板之间,通过测量平行板之间距离的变化来间接得到电池厚度变化的方式(如一种测试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厚度的装置,申请号201320048501.8;一种铝塑膜单体锂离子电池形变测试台,申请号201520789255.0;用于软包动力电池厚度变化测量的测量装置,申请号201610352726.0)。然而,这类方式对电池本身施加了夹紧力,直接影响到电池正常循环间的厚度变化。此外,这类测量方式只能测得电池最大厚度变化量,且施加的夹紧力以及夹紧板自重等往往会削弱电池的形变,无法精确测得电池某个点在自由状态下的厚度变化。实际上,铝塑膜锂离子电池的厚度变化具有位置不均匀性,因此,精确测量铝塑膜电池自由状态下不同位置的厚度变化对电池的性能分析、成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车用铝塑膜电池厚度变化测量装置,该装置能够精确测量大多数尺寸的车用铝塑膜电池在循环充放电中不同位置点的厚度变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用铝塑膜电池厚度变化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该底座底部的脚座,以及分别固定在该底座顶部的左侧厚度变化测量模块、右侧厚度变化测量模块、用于固定待测铝塑膜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夹紧模块;所述左、右侧厚度变化测量模块关于底座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均包括侧边支撑架、直线位移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以及直线位移传感器固定支架;所述铝塑膜电池夹紧模块的中心线与底座中心线重合,包括电池底部定位垫块、以及结构相同的两个电池侧边定位架;其中,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依次通过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直线位移传感器固定支架与侧边支撑架固定连接,该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感测头与待测铝塑膜锂离子电池直接接触,待测待测铝塑膜锂离子电池底部通过电池底部定位垫块与底座固定连接,待测铝塑膜锂离子电池两侧边分别通过1个电池侧边定位架与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侧边支撑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的L型支撑板、顶部U型支撑板和底部U型支撑板,两L型支撑板的一面分别开有腰孔,所述顶部U型支撑板的结构与底部U型支撑板相同,其两侧分别与对应的L型支撑板固定连接,底部U型支撑板的底面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以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安装在直线位移传感器固定支架上,该直线位移传感器沿着自身轴线方向前后移动调整位置,并通过直线位移传感器固定支架固定在两个L型支撑板侧壁上。
所述L型支撑板与直线位移传感器固定支架相连的侧壁上开有腰孔,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距底座的高度通过该腰孔调整。
所述电池底部定位垫块包括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其中,所述固定夹板上开有与底座螺栓固接的沉头孔,要求该螺栓头的上平面位于固定夹板上平面的下方;所述主动夹板固定在固定夹板一侧。
所述电池侧边定位架包括两个L型定位块和两个电池边缘夹板;其中,所述L型定位块的一个侧壁与底座均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穿过底座上的腰孔,两个L型定位块的另一个侧壁分别与一个电池边缘夹板固接,第一L型定位块上固定底座螺栓的为圆形通孔,第二L型定位块上固定底座螺栓的为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一、第二电池边缘夹板紧密贴合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精确测量不同大小的铝塑膜电池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厚度变化,其检测精度可达1微米,分辨率可达0.1微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厚度变化测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池夹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池夹紧模块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的三个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84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绕式电芯
- 下一篇:一种便于散热的汽车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