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胸排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37789.8 | 申请日: | 201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2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岷;张慧琳;王珺;陈文靖;刘俊丽;姜琪娜;李士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岷 |
| 主分类号: | A61M1/04 | 分类号: | A61M1/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1 | 代理人: | 刘尔才 |
| 地址: | 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胸 排气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胸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气胸是呼吸科常见的病症,最为普遍使用的是采用排气管配合液体瓶的排气方式,虽然也有很多改变此传统方式的技术,但是因为医院习惯和成本等问题,并没有获得推广,目前临床依然是广泛使用传统的排气方式,但是,传统方式存在周转不变的问题,特别是治疗后期的患者,并不喜欢总是躺在病床上,传统的治疗凭又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胸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表现为:将传统水封瓶放置在瓶套中,通过绑带绑缚于使用者腿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胸排气装置,包括导管,及与导管相连的水封瓶1,所述水封瓶1包括瓶体与顶盖,所述顶盖上穿插有排气管11与进气管12,还包括可以容纳水封瓶1的瓶套2与绑带3,绑带3的端部设置粘扣31,绑带3中部外侧设置有连接块32,所述瓶套2与所述连接块32球铰连接。
优选为,所述瓶套2包括套体21,套体21底部设置配重块22,顶部设置环形的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分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环形固定块23,所述固定块23与所述套体21铰接,两个所述固定块23之间通过卡扣24连接。
优选为,所述水封瓶1的顶盖上穿插有通气管13,通气管13底部延伸至所述水封瓶1的内部,顶部连接气压表14。气压表14为高精度气压表,可以通过气压表14了解到患者气胸的压力。
优选为,所述固定块23内部设置有用于压住所述水封瓶1上部的压辊25,压辊25为橡胶辊。压辊25可以对水封瓶1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水封瓶1更为稳固。
优选为,所述套体21侧壁设置有开口26。通过开口26可以观察到水封瓶内的液体情况。
优选为,所述绑带3为松紧带。
优选为,所述排气管11的端部设置排气口15,所述排气口15为一个立方体腔室,腔室的一个侧壁与所述排气管11联通,腔室底面设置通气孔,通气孔内侧面设置有空气过滤网。通气孔向下开通,可以避免患者走动时风直接逆向吹击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导管与水封瓶1连接好,然后将水封瓶1放置在瓶套2内,扣合固定块23,并将两个固定块23用卡扣24连接固定;然后将绑带3绑缚于患者的大腿处,将粘扣31粘贴好,患者在移动时应为配重块22的作用,结合瓶套2与绑带3的球铰连接作用,可以保证水封瓶1在使用者走动时不会出现过大的歪斜。
通过试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让患者较为安全的进行走动,而且不需要改造现有的医疗装置,可与现有医疗装置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瓶套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水封瓶;11、排气管;12、进气管;13、通气管;14、气压表;15、排气口;2、瓶套;21、套体;22、配重块;23、固定块;24、卡扣;25、压辊;26、开口;3、绑带;31、粘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胸排气装置,包括导管,及与导管相连的水封瓶1,水封瓶1包括瓶体与顶盖,顶盖上穿插有排气管11与进气管12,还包括可以容纳水封瓶1的瓶套2与绑带3,绑带3的端部设置粘扣31,绑带3中部外侧设置有连接块32,瓶套2与连接块32球铰连接。
瓶套2包括套体21,套体21底部设置配重块22,顶部设置环形的固定器;固定器分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环形固定块23,固定块23与套体21铰接,两个固定块23之间通过卡扣24连接。
水封瓶1的顶盖上穿插有通气管13,通气管13底部延伸至水封瓶1的内部,顶部连接气压表14。气压表14为高精度气压表,可以通过气压表14了解到患者气胸的压力。
固定块23内部设置有用于压住水封瓶1上部的压辊25,压辊25为橡胶辊。压辊25可以对水封瓶1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水封瓶1更为稳固。
套体21侧壁设置有开口26。通过开口26可以观察到水封瓶内的液体情况。
绑带3为松紧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岷,未经王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7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