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线束中端子有相对方向要求的端子压接辅助工作站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7722.4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龚耀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180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线束中 端子 相对 方向 要求 辅助 工作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压接工作站,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线束中端子有相对方向要求的端子压接辅助工作站。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实给线束技术升级带来新的机遇,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的高压电池包电压在288~360V之间,电机的功率也通常从10多kW上升到25kW以上,最高可能到40多kW~60kW。在这种高电压大功率下,电流高达250A甚至300A,线束电流的升级意味着线束直径必须非常粗,高压线束在大线径部分由于端子材料限制,必须要使用液压设备,不能用传统冲压工艺。
目前大线径生产工艺在保证端子相对方向方面,采用人工手扶的方式进行生产,在压接的过程中需要安排另外一名员工辅助,这无形中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人工手扶无法保证产品的一致性,且不被汽车整车厂商认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于线束中端子有相对方向要求的端子压接辅助工作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线束中端子有相对方向要求的端子压接辅助工作站,包括工作小车、夹具及下料气缸,在工作小车台面上设有线性轨道及平行于线性轨道的线束收纳盒,所述的夹具与下料气缸均设置在线性轨道上,所述的夹具用于夹持线束,所述的下料气缸用于将线束推放到线束收纳盒内,所述的夹具与下料气缸设置在一起,同时受伺服电机驱动而在线性轨道上线性移动,进而带动压接后线束的移动。
所述的夹具设置在线束收纳盒的上方,使得受夹具夹持的线束位于线束收纳盒的上方。
所述的工作小车上还设有电气开关控制柜,电气开关控制柜用于控制伺服电机、下料气缸及夹具的动作。
所述的夹具上还设置有动作夹具打开或夹紧的夹紧气缸,所述的电气开关控制柜用于控制夹紧气缸的动作,进而控制夹具的打开或夹紧。
在所述的工作小车上还设有微型计算机,该微型计算机与电气开关控制柜连接,该微型计算机内含适用于不同线束运动轨迹的程序,微型计算机根据线束的不同通过电气开关控制柜实现针对不同线束时伺服电机、下料气缸及夹具的不同运行动作。微型计算机的设置可有效保证产品的生产重复性。
所述的微型计算机可以通过扫描看板条形码,调出适用于不同线束的夹具线性行走路径,该线性行走路径可有效保证产品的生产重复性。
所述的微型计算机通过旋转支架设置在工作小车上。
所述的工作小车下端设置有福马轮,方便工作小车的移动。
压接辅助工作站具体操作时,工作小车靠近端子与线束压接机构设置,夹具位于线性轨道的起始端,线性轨道的起始端指的是靠近端子与线束压接机构设置的一端,操作人员利用端子与线束压接机构将线束的首端与首端子压接好,然后将线束的首端引进夹具,夹具夹紧线束,利用夹具对线束进行夹持固定,然后伺服电机启动,带动夹具及下料气缸在线性轨道上移动,当夹具带动线束移动到线束末端刚好位于端子与线束压接机构位置时,伺服电机暂停,利用端子与线束压接机构将线束的末端与末端子压接,压接完成后,伺服电机继续启动,将线束带至到线束末端离开端子与线束压接机构,且线束的首端与末端均还在线束收纳盒的长度范围内,然后夹具打开,下料气缸使夹具中的线束落入到线束收纳盒内,完成线束的下料。然后伺服电机带动夹具返回到线性轨道的起始端,进行下一次线束输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一、使用范围广,导线上两端子具有相对方向要求的线束都适用,大平方导线、同轴电缆都适用。
二、产品重复性好,通过微型计算机控制精密线性运动轨迹、保证线束末端子压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三、直接消除辅助人员扶持端子,减少企业用工成本。
四、自动控制线束的输送与下料,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接辅助工作站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接辅助工作站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接辅助工作站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7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网及食物料理机
- 下一篇:多层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