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泵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7211.2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9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13/06;H02K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31311 | 代理人: | 李秀兰 |
地址: | 3175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特指一种适用于水泵电机及其智能调节控制盒的一体式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水泵行业的发展,水泵已经不局限与机械水泵了,越来越多的智能水泵涌现出来,智能水泵能够根据使用者需求对水泵的流量和扬程以及供水模式进行自由调节,但是智能水泵相对于传统水泵其由于智能调节系统的存在,水泵在工作过程其散热量将大大增加,在某些较炎热的工作环境中,水泵由于过热就会导致内部线路及电机烧坏的情况发生,大大减少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便、散热效果良好的水泵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泵散热结构,包括机筒和后端盖,所述机筒内设置有驱动水泵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后端盖安装在机筒上,后端盖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电机的主轴安装在后端盖的通孔内并向外伸出,所述后端盖上连接有风罩,风罩和后端盖形成一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连接在电机的主轴上;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主轴的内径,形成一供机筒内热气排出的散热通道,所述风罩表面成型有若干散热孔,散热孔和散热通道形成一个导通的气流通道。
在上述的水泵散热结构中,所述机筒的外周面成型有散热筋一。
在上述的水泵散热结构中,所述后端盖上成型有若干散热缺口,散热缺口与所述散热通道形成一个导通的气流通道。
在上述的水泵散热结构中,所述散热缺口具有一向散热筋倾斜的导流面。
在上述的水泵散热结构中,所述后端盖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器的线盒座,线盒座的背面成型有若干散热筋二。
在上述的水泵散热结构中,所述线盒座和风罩之间具有一供热气流出的空间。
在上述的水泵散热结构中,所述主轴上安装有一卡紧散热风扇的卡簧。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端盖内设置散热风扇,并且散热风扇安装在电机的主轴上,散热风扇能够将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量排出,降低水泵的工作温度,后端盖上安装有风罩,风罩上成型有散热孔,散热孔与后端盖上的散热通道形成一个导通的气流通道,使水泵工作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从内部排出,维持在一个安全的温度下进行工作。
2.本实用新型的机筒外周面成型有散热筋,散热筋一形成电机壳的360度散热结构,大幅度提高了电机壳的扇热面积,有效降低了电机升温。
3.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在后端盖上开设的缺口,增加容置空腔内气体和外界交互的空间,提高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水泵散热结构剖视图。
图2为水泵散热结构机筒和线盒座部件分解图。
图3为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B处局部放大图。
1-机筒,2-后端盖,3-主轴,4-风罩,5-容置空腔,6-散热风扇,7-散热通道,8-通孔,9-散热孔,10-散热筋一,11-散热缺口,12-导流面,13-线盒座,14-散热筋二,15-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水泵散热结构,包括机筒1和后端盖2,所述机筒1内设置有驱动水泵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后端盖2安装在机筒1上,后端盖2上开设有一通孔8,所述电机的主轴3安装在后端盖2的通孔8内并向外伸出,所述后端盖2上连接有风罩4,风罩4和后端盖2形成一容置空腔5,容置空腔5内设置有散热风扇6,散热风扇6连接在电机的主轴3上;所述通孔8的内径大于主轴3的内径,形成一供机筒1内热气排出的散热通道7,所述风罩4表面成型有若干散热孔9,散热孔9和散热通道7形成一个导通的气流通道。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线盒座13内的控制器在工作的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两者产生的热量都是封闭在其安装空间内,若不进行散热,电机和控制器都可能因为过热导致烧坏以致水泵无法正常工作,通过后端盖2上的散热通道7,机筒1内的热气 可以找到一个与外界空气交互的通道,达到一定散热效果,散热风扇6安装在电机的主轴3上,当电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散热风扇6也会跟随一起转动,起到将散热通道7内吸走的作用以达到降温效果,后端盖2上安装的风罩4成型有若干散热孔9,散热孔9能与散热通道7以及容置空腔5形成气流通道,使气流形成流通,顺畅的从容置空腔5以及机筒1内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7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效后向离心通风机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运输小车的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