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柱切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7059.8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6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雷土成;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永合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柱切削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电池极柱进行密封的方法需要先将极柱的端部切削为预定的形状。这一切削过程可以通过切削机来实现,在工厂中,通常将市场上常见的铣床头与机架组合安装在一起形成用于对电池极柱进行切削的切削机。
铣床头固定安装在机架的顶部,包括切刀固定部和齿轮,切刀固定部位于铣床头的底端,用于固定切削极柱的专用切刀。齿轮设置在铣床头身上,当齿轮转动时,即可带动铣床头上下移动。
在对极柱进行切削加工时,每台机需要配两个人来完成电池极柱的分料和上料工序,生产效率较低。
通常,技术工人借助于工具手工地转动齿轮,齿轮的转动将带动铣床头的上下移动。当需要对电池极柱进行切削时,转动齿轮使铣床头向下移动,直到使固定在铣床头底端的切刀移动到电池极柱的上方,停止转动齿轮,启动铣床头将电池极柱切削为预定的形状。当切削完成后,技术工人借助于工具手工逆方向旋转齿轮带动铣床头向上移动。上述结构的电池极柱切削机,由于铣床头的上下移动由人为控制齿轮的转动而实现,比较耗时和费力,不利于节约生产效率,且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分料和自动上料的极柱切削机,以提高极柱切削生产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极柱生产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柱切削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分料机构、推料机构、夹紧机构和切削机构,所述分料机构将待加工工件分发给所述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将分发的待加工工件推送给所述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将推送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定位夹紧;所述切削机构位于所述夹紧机构的夹紧区的上方,当所述夹紧机构将待加工工件夹紧后,所述切削机构动作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有输送带,所述分料机构横跨地设于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上;当所述分料机构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输送带上的最前端的待加工工件位于所述分料机构的分料部件上;当所述分料机构处于分发状态时,所述输送带上的最前端的待加工工件被所述分料机构的阻挡部件挡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料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分料部件及阻挡部件,所述第一气缸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分料部件的形状为L型,所述L型的分料部件的水平段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推头上,且所述L型的分料部件的凹面与朝向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所述阻挡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L型的分料部件的水平段的底面,且与所述第一气缸的并行设置,所述阻挡部件位于靠近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的一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直线导轨、活动板、推料棘块及拉板,所述直线导轨及第二气缸均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活动板可沿所述直线导轨移动地设于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活动板的下方,其推头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拉板并行地设于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推料棘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拉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板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拉板并行地设于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推料棘块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推料棘块依次排布在当所述拉板上,每组拉板上排布的推料棘块的位置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安装板、连接块及夹紧治具,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三气缸的推头上,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连接有所述夹紧治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的轴承座嵌入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直线轴承的导杆与所述第三气缸并行设置,且所述导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轴承座。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三坐标调整机构,所述三坐标调整机构包括X向调整组件、Y向调整组件及Z向调整组件,所述X向调整组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Y向调整组件与所述X向调整组件的X向滑块连接,所述Z向调整组件与所述Y向调整组件的Y向滑块连接,所述切削机构了连接在所述Z向调整组件的Z向滑块上。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电机、吸尘桶和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电机通过吸尘管与所述吸尘桶连通,所述吸尘组件设于所述切削机构的工作区附近,且通过吸尘管与所述吸尘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永合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永合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7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