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具的动定模紧定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36530.1 | 申请日: | 201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6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童建辉;刘志军;俞龙;张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模具 动定模紧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压铸模具的动定模紧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模具中的一个大类。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压铸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但与此同时,也对压铸模具的综合力学性能、寿命以及模具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压铸是一种精密的生产过程,然而有很多因素却可以影响压铸件的最终尺寸变化。尺寸变化又可以分为线性变化(主要是由于收缩引起),模具间的移动错位,分模线、铸件和模具翘曲,压铸参数,抽芯和出模斜度等。但有一点必须记住压铸件的最终尺寸变化只是部分取决于模具精度,它还与以下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在压铸过程中温度的正常波动,注射温度,冷却速度,铸件应力释放以及模具的结构等。为减少最终产品的尺寸变化,必须严格控制生产工序,优化模具结构。
当前由于压铸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压铸件精度越来越高,对模具间的移动错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普通的模具定位结构不能满足目前的发展,因此各种特殊的定位结构逐渐被采用。而在压铸过程中,由于压铸的涨模力会导致压铸件在动定模开模时,垂直于开模运动方向还存在一定的移动,这样会导致压铸件的尺寸超差,严重的还会导致运动面进披锋,最终使型腔在运动过程中卡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定位方便,能够避免动定模错位的一种压铸模具的动定模紧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压铸模具的动定模紧定位结构,包括相适配的动模框和定模框,动模框内嵌置有动模型腔,该动模型腔上凸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的内侧为向外侧倾斜的斜面,定模框内嵌置有定模型腔,该定模型腔在对应于所述定位块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相适配的定位凹腔,定位块与对应的定位凹腔紧密配合。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定位块的数目为4个,4个定位块呈矩形分布;相对应的,定位凹腔的数目也为4个,4个定位凹腔也呈矩形分布。
上述的动模型腔为圆角矩形,定位块的外侧为圆弧面;相对应的,定模型腔也为圆角矩形。
上述的定位块与所述动模型腔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上述的斜面与所述动模型腔的表面之间为圆弧过渡。
上述的斜面与所述定位块的顶面之间为圆弧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具的动定模紧定位结构,结构简单,其通过在嵌置于动模框内的动模型腔上设置定位块,且定位块的内侧为向外侧倾斜的斜面,而在嵌置于定模框内的定模型腔上设置定位凹腔,当动定模对合时,定位块插入对应的定位凹腔并紧密贴合从而形成紧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块与定位凹腔的配合,能够有效避免动定模错位引起的压铸件尺寸超差、型腔进披锋卡死等缺陷,而内侧的斜面结构在开合模具时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能够有效地保证压铸件尺寸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本动定模紧定位结构还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模具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模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模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
图标号说明:动模框1、定模框2、动模型腔3、表面31、定位块4、斜面41、圆弧面42、顶面43、定模型腔5、定位凹腔6、压铸件7。
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压铸模具的动定模紧定位结构,包括相适配的动模框1和定模框2,动模框1内嵌置有动模型腔3,该动模型腔3上凸设有定位块4,定位块4的内侧为向外侧倾斜的斜面41,定模框2内嵌置有定模型腔5,该定模型腔5在对应于所述定位块4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4相适配的定位凹腔6,定位块4与对应的定位凹腔6紧密配合。
实施例中,定位块4的数目为4个,4个定位块4呈矩形分布;相对应的,定位凹腔6的数目也为4个,4个定位凹腔6也呈矩形分布。
压铸件7位于4个定位块4的中心,使4个定位块4与压铸件7中心的距离相等,这样能够使4个定位块4的受力更为均衡,由于定位块4与定位凹腔6为紧密配合,均衡的受力能使动定模对合使更加顺利。
实施例中,动模型腔3为圆角矩形,定位块4的外侧为圆弧面42;相对应的,定模型腔5也为圆角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6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 下一篇:金属压铸机及其水冷同轴电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