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成分分离杯的上罩下罩成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4609.0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蒋林;李飞;蒋建军;谢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6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郑建华,钱成岑 |
地址: | 6414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成分 分离 上罩下罩 成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成分分离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液成分分离杯的上罩下罩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血液成分分离杯中,主要功能部件包括杯体、杯底、静止头、外核及内核、上罩及下罩。在血液成分分离杯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上罩使用PP料,下罩则使用PC料,在分别对上罩、下罩通过注塑成型后,再进行装配作业。这种作业方式导致其生产过程较为复杂,降低了上罩与下罩之间的装配作业效率,并造成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血液成分分离杯的上罩下罩成型结构,提升上罩与下罩之间的装配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血液成分分离杯的上罩下罩成型结构,包括上罩和下罩,所述的下罩一端贯穿上罩内腔,且下罩与上罩之间形成一体化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罩的内腔中形成若干条定位凸筋,所述上罩、定位凸筋、下罩之间是一体化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若干条定位凸筋环上罩内腔圆周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筋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罩的底部形成伞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下罩的底部形成伞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下罩与上罩之间形成一体化成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简化上罩、下罩的生产工艺,从而提高上罩与下罩之间的装配作业效率;并且,这种结构还适合使上罩、下罩之间通过双射成型而形成一体化结构,第一次注塑成型形成下罩,第二次注塑成型形成上罩,因此,可以极大地简化上罩、下罩的生产工艺,使得上罩与下罩之间的装配作业效率大幅度地提升,同时,也节约了人力、物力等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血液成分分离杯的构造示意图(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外核与内核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的杯底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7为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成分分离杯的上罩下罩成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上罩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的下罩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11为血液成分分离杯的上罩下罩成型工艺示意图(下罩注塑成型)。
图12为血液成分分离杯的上罩下罩成型工艺示意图(上罩注塑成型)。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杯体,2-外核,3-上罩,4-静止头,5-密封碗,6-密封垫,7-密封圈,8-下罩,9-回收流道,10-中心管,11-内核,12-杯底,13-第一溢胶槽, 14-第二溢胶槽,15-焊接线,21-卡扣,22-过渡部,31-定位凸筋,41-进口,42-出口, 101-第一凸起部,102-第二凸起部,110-第三凸起部,120-限位凸台,121-限位凹槽, 122-保护凸台,12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血液成分分离杯,主要包括杯体1、外核2、上罩3、静止头4、下罩8以及内核11和杯底12,在静止头4上分别形成进口41和出口42。所述杯体1 顶端与静止头4形成密封结构,优选地,所述杯体1顶端固定连接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优选为陶瓷密封圈。所述静止头4的出口端与密封碗5之间固定连接且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碗5的出口端与密封垫6之间固定连接且形成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垫6与密封圈7之间也形成密封结构。所述的上罩3分别与密封垫6、密封碗5、静止头4形成密封结构,所述下罩8的顶部与静止头4之间固定连接且形成密封结构,下罩8的底部与中心管10固定连接且形成密封结构,所述下罩8的内腔分别与静止头4上的进口41、中心管10相通,所述上罩3与下罩8之间形成与静止头4上的出口 42相通的流体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4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法学辅助学习器
- 下一篇:同音字的趣味性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