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音降噪板及机箱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3143.2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2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伟;高贤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科高隔热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8 | 分类号: | G10K11/168;B32B3/08;B32B3/28;B32B15/02;B32B15/04;B32B17/02;B32B17/06;B32B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4025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 降噪板 机箱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音降噪板及机箱外壳。
背景技术
目前,噪声污染是威胁人类社会的三大公害之一,控制噪声和吸声材料的研究是机械加工等领域的重点研究之一。比如针对空调的室外机,其运作时声音较大,会严重影响家庭、办公、学习、会议或治疗等等的体验。室外机的机箱外壳震动发声,需要减震;内部的声音避免外传,需要隔音;为了避免机箱外壳内部的共鸣,需要吸音。现有市场上机械设备(如压缩机、纺织机械)、冰箱、汽车、空调等设备上加装泡沫类聚氨酯海绵材料来吸音,起到保温、隔热、吸音、减震密封等作用。
吸音原理主要是利用海绵中众多的孔隙,在声波进入后被孔隙吸收而减弱声波的强度,起到消音的作用。现有的海绵吸音板存在以下缺陷:(1)因海绵吸音板本身结构决定,无法进一步提高吸音效果;(2)一旦液体,例如雨水,进入到吸音材料的孔隙中后,就会严重影响其吸音效果;(3)现有的降噪板不具有防火的功能,而很多设备都对防火具有一定的要求;(4)现有的降噪板由于单纯采用海绵材质,往往强度较低,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降噪板,其具有更好的吸音性能,并且具有一定的防水、防火、减震以及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箱,其具有更好的降噪能力,并同时具有一定的防水、防火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隔音降噪板,其包括依次重叠设置的吸音层、减震层以及隔音层,吸音层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的吸音部,吸音部与基板共同形成多个第一空腔,吸音部具有相对于基板倾斜的侧壁;减震层由支撑部构成,支撑部为板状,多个支撑部相互交错且交线平行于隔音降噪板所在平面,多个支撑部形成第二空腔;隔音层的一面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具有台阶状结构;吸音层、减震层以及隔音层的材质均为发泡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隔音降噪板的吸音部为相互平行且阵列设置的条形板,第一空腔的为条形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隔音降噪板的吸音部的截面为折线形或弧形,第一空腔的截面为折线形或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隔音降噪板的基板上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为条形板,固定部与条形的吸音部垂直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隔音降噪板的吸音部围成的第一空腔为盲孔,第一空腔的开口处孔径小于空腔内部或底部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隔音降噪板的第一空腔为底部大于开口的圆台形盲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隔音降噪板的吸音层与减震层之间设有第一钢丝网,减震层与隔音层之间设有第二钢丝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隔音降噪板的吸音层与减震层之间还设有玻纤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隔音降噪板的吸音层的材质为开孔发泡材料,减震层和隔音层的材质为闭孔发泡材料。
一种机箱外壳,其包括壳体和上述隔音降噪板,壳体内侧设有安装部,隔音降噪板的隔音层通过安装孔连接于壳体的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隔音降噪板具备吸音层、隔音层以及减震层结构,具有将吸音,减震和隔音三种功能集合在一起的性质,最大程度上降噪,减少对外界传播的声波。吸音层具有吸音部以及吸音部形成的第一空腔,吸音部具有相对于基板倾斜的侧壁,使得第一空腔较深,第一空腔的内表面积较大。声音传入第一空腔后,在第一空腔中来回反射,期间声波逐渐被发泡材料吸收,减少了反射回机箱内部的声音,减少声音在机箱外壳内的共鸣。
减震层由支撑部构成,交错的支撑部增加了该层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中间形成的第二空腔提供了良好的缓冲空间。隔音层由整块的发泡材料制成,声波不易穿透,会大部分反射回减震层和吸音层,进一步消去声波,因此,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另外隔音层外具有安装孔,可以方便技术人员在机箱外壳上装卸,不需要工具,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隔音降噪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隔音降噪板的吸音层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科高隔热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科高隔热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3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