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2758.3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7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秦孙星;刘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多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9/04 | 分类号: | B65D5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高压灭菌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电极端口灭菌的电极保护套。
背景技术
一次性使用系统中往往用到pH、DO电极进行在线监测,来确保这两个参数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困扰着使用者。
电极使用端口是由不锈钢管与探测头组成,使用过程中要使插入反应容器内的端口保持无菌状态,一次性使用袋是伽马射线辐射的,而整个电极的组成不适合伽马射线灭菌,因为不锈钢对射线有阻隔性,这造成一次性使用袋与电极无法组成一个无菌整体。
目前简单操作方式就是对电极端口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在超净台下插入袋体容器。因此,会产生如下问题:1、对电极端口灭菌后,难以在保证无菌的前提下将其置于超净台下面;2、无菌的电极端口在超净台下难以与袋体容器快速连接,从而尽量减少暴露时间。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电极保护套,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保护套,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保证无菌的条件下与袋体容器快速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保护套,包括不锈钢管制成的套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本体的一端为闭合的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且设有能连接至电极的连接部,所述套本体的外缘设有一连通至套本体内的过滤连接管,所述过滤连接管连接至空气过滤器以保证无菌空气进入管内和进行灭菌保护。
其中:所述过滤连接管一体成型于套本体,所述过滤连接管的末端设有倒锥部以提高连接可靠性。
其中:所述连接部设有与套本体连通的连接管体,所述连接管体的末端设有环状的安装槽以安装快速接头,所述连接管体的内端还设有环状的固定槽以将快速接头的末端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安装槽和固定槽的深度为10-15mm,所述固定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安装槽。
其中:所述连接管体和套本体之间设有限位锥部。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电极保护套具有如下效果:
1、能简便快捷地实现PH和溶氧电极插入到一次性使用的袋子中;
2、保证无菌空气可以进入到管内,起到灭菌保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极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套本体;11、封闭端;12、连接部;13、过滤连接管;121、限位锥部;122、安装槽;123、连接管体;124、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以下的说明涉及到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很多技术细节,但这仅为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示例、而不意味着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不同于以下例举的技术细节之外的场合,只要它们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即可。
另外,为了避免使本说明书的描述限于冗繁,在本说明书中的描述中,可能对可在现有技术资料中获得的部分技术细节进行了省略、简化、变通等处理,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并且这不会影响本说明书的公开充分性。
参见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极保护套。
所述电极保护套包括不锈钢管制成的套本体10,所述套本体10的一端为闭合的封闭端11,另一端为开口且设有可连接至电极的连接部12,所述套本体10的外缘设有一连通至套本体10内的过滤连接管13,所述过滤连接管13可连接至空气过滤器,以保证无菌空气进入管内,进行灭菌保护。
其中,所述过滤连接管12一体成型于套本体10,且所述过滤连接管12的末端设有倒锥部,以提高连接可靠性。
为实现良好的连接,所述连接部12设有与套本体10连通的连接管体123,所述连接管体123的末端设有环状的安装槽122,其中,所述安装槽122的深度优选为10-15mm,以便于安装快速接头,所述连接管体123的内端还可设有环状的固定槽124,所述环状的固定槽124可便于扎带将快速接头的末端进行固定,其中,所述固定槽124的深度优选为10-15mm,且所述固定槽124的宽度大于所述安装槽122。
其中,所述连接管体123和套本体10之间设有限位锥部121,所述限位锥部121将快速接头进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多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多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2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