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电容器芯子制作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31343.4 | 申请日: | 2016-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2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欧桐光;梁剑雄;邓衍;匡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H01G13/02;H01G9/145;H01G9/04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 地址: | 5260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电容器 芯子 制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电容器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解电容器芯子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电容器是由铝圆筒做负极,里面装有液体电解质,插入一片弯曲的铝带做正极制成。还需要经过直流电压处理,使正极片上形成一层氧化膜做介质。它的特点是容量大,但是漏电大,稳定性差,有正负极性,适宜用于电源滤波或者低频电路中。
传统的电解电容器芯子由正极铝箔、电解纸、负极铝箔卷绕而成的,在生产制造时,引线式小尺寸铝电解电容器传统的卷绕方式为正负极铝箔在90度转角处通过导箔轮转向至钉针处刺铆,该方式进料刺铆时铝箔容易偏离预定轨道,从而产生钉针高低不齐、断箔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铝箔跑位的电解电容器芯子制作装置。
一种电解电容器芯子制作装置,包括导向机构、刺铆机构及卷绕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用于绕设铝箔的载箔盘、竖向导箔轮组及转角导箔轮组,所述刺铆机构包括刺铆件及刺铆工作台,所述转角导箔轮组设于所述竖向导箔轮组与所述刺铆工作台的转角处,且包括第一导箔轮与第二导箔轮,所述第一导箔轮与所述刺铆工作台位于所述铝箔的同一移动路径上,所述竖向导箔轮组包括与所述转角导箔轮组相邻的第三导箔轮,所述第二导箔轮设于所述第一导箔轮与所述第三导箔轮之间,且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导箔轮和/或所述第二导箔轮错位设置,所述载箔盘上的所述铝箔经过所述竖向导箔轮组及所述转角导箔轮组到达所述刺铆工作台上,所述刺铆件将所述铝箔及钉针冲孔铆接,所述卷绕机构将刺铆后的铝箔卷绕成电解电容器芯子。
上述电解电容器芯子制作装置通过导向机构将载箔盘上的铝箔传送至刺铆工作台上与钉针冲孔铆接,在刺铆工作台的转角处设置转角导箔轮组对铝箔进行导向,并且转角导箔轮组的第一导箔轮与刺铆工作台位于铝箔的同一移动路径上以将铝箔引导至刺铆工作台上,第二导箔轮设于第一导箔轮与第三导箔轮之间,且与第一导箔轮和/或第二导箔轮错位设置,以对转角处的铝箔施加一定的顶推力,增加铝箔移动的摩擦力,防止铝箔跑位,避免产生刺铆后的钉针高低不齐、断箔等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箔轮设于所述第一导箔轮与所述第三导箔轮之间且靠近所述刺铆工作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导箔轮与所述第三导箔轮错位且远离所述刺铆工作台,与所述第一导箔轮对齐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刺铆机构还包括压花机,所述压花机设于所述刺铆件之后,且所述压花机上设有与刺铆后的所述铝箔滚动接触压花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箔轮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导向凹槽,且所述第二导箔轮可转动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箔轮包括轮体及支撑杆,所述导向凹槽设于所述轮体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轮体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导箔轮组还包括多个沿竖向排布的第四导箔轮,所述第四导箔轮设于所述载箔盘与所述第三导箔轮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刺铆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铝箔移动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刺铆工作台平齐设置,刺铆于所述铝箔上的所述钉针可在所述铝箔的带动下沿所述支撑板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电解电容器芯子制作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解电容器芯子制作装置的第二导箔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1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分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具有听通模式的头戴式耳机及其操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