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匣过盈自锁螺母安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1228.7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7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赖道辉;韦芙丹;关晓军;吴欣星;杨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611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安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匣过盈自锁螺母安装工具,特别适用于自锁螺母跟安装边端面有垂直度要求的部件装配。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某型发动机机匣在装配时,其装配自锁螺母的要求为:安装边厚度为3mm,均布68个φ9的孔,需要过盈装配如图3所示的自锁螺母,要求过盈量为0.064~0.2,且自锁螺母对安装边有0.3/50的垂直度要求,防止自锁螺母装歪,造成后期无法满足机匣装配要求。
传统的装配工序是将机匣置于平台上,用工具轻轻敲击自锁螺母的边,将其砸进安装边的孔中,由于机匣筒体壁跟自锁螺母的距离较短,空间狭窄,安装时极其不方便,且易导致用力不均,导致自锁螺母在安装边的孔中倾斜,与安装边的表面不垂直。经常因自锁螺母安装不到位,影响后期机匣联接。另外,由于有68个自锁螺母需要装配,工作量大且效率低。因此,如何保证自锁螺母装配时的垂直度要求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是目前发动机机匣装配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机匣装配中、自锁螺母安装边不到位,垂直度满足不了要求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机匣过盈自锁螺母安装工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机匣过盈自锁螺母安装工具,包括螺母安装块,所述螺母安装块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一端设置有通孔,另一端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凸台,其中通孔上设置有槽口。
所述通孔的直径比自锁螺母的直径大0.15mm。
所述通孔底部内侧设置有通孔内圆角。
所述通孔的槽口处设置有开口圆角。
所述螺母安装块靠近通孔一端外侧设置有侧边圆角。
所述凸台内侧设置有凸台内圆角。
所述螺母安装块上远离通孔一端顶部设置有顶部圆角。
所述螺母安装块采用45#钢制成,淬火热处理硬度为HRC35-40。
一种采用上述机匣过盈自锁螺母安装工具在机匣上安装自锁螺母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制造螺母安装块:采用45#加工成长方体结构,并在长方体结构一端加工一个比自锁螺母直径大0.15mm的通孔,在长方体结构的另一端加工一个起支撑作用的凸台;
(2)在平台上安装加力筒体壳体;即将待安装锁紧螺母的机匣安装边放置于工作平台上;
(3)将待安装自锁螺母置于螺母安装块的通孔中;
(4)将螺母安装块置于需要安装自锁螺母的孔中,通过胶木榔头敲击螺母安装块的顶部,将自锁螺母装入孔中,完成装配,取出螺母安装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空间狭小、有垂直度要求的过盈螺母装配,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能够准确、快速实现自锁螺母装配,保证自锁母的中心垂直安装边的面,避免装配过程中内腔狭小装配不便,确保自锁螺母的垂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某型发动机机匣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待自锁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母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向视图;
图6是采用螺母安装块安装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向视图。
图中:1-螺母安装块,2-机匣安装边,3-自锁螺母,101-通孔,102-凸台,103-侧边圆角,104-凸台内圆角,105-顶部圆角,106-通孔内圆角,107-开口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匣过盈自锁螺母安装工具,包括螺母安装块1,所述螺母安装块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一端设置有通孔101,另一端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凸台102,其中通孔101上设置有槽口。通过设置槽口使通孔101在螺母安装块1上形成优弧槽,即通孔101上的开口小于其自身的最宽处,通过设置这种收口结构,能够有效在装配过程中螺母安装块1弹出通孔101。所述凸台102的高度尺寸是根据机匣安装边的厚度和自锁螺母3安装边的厚度来确定的。
所述通孔101的直径比自锁螺母3的直径大0.15mm。这样在安装自锁螺母3时,自锁螺母3与通孔101形成间隙配合,保证螺母安装块1在安装结束后能有效退出自锁螺母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1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环卫垃圾的有机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提取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