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后承托架倾斜延伸的布捆转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7262.7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1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邱文力;邱煌谊;宋国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恒祥漂染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后 承托 倾斜 延伸 转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运车架,特别涉及一种前后承托架倾斜延伸的布捆转运车,属五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漂染企业里,被加工的原料—坯布都是以捆的形式进出的。进来的坯布的捆不但品种多还因为没有加捆轴,所以都比较松散,加上各种不同制式织机的织品规格也不同,不但搬运不方便,也给堆放储存提出了很多难题。因为坯布的松散和不规整,布捆想要尽量利用空间而堆叠一定的高度难度很大,堆叠过程的劳动强度也很大;其次是因为坯布加工量是重量为计算单位的,不同品种的加工单价也不同。而经过染整后的成品布因为可以进入裁剪制作程序,虽然也是以捆的形式定型包装,但是成品的布捆不但是定尺的,而且中间加装了纸筒轴,外面还加有塑料包装层,成品布捆就显得规整和直挺,不但方便搬运,也方便储存,但是因为有塑料外包装层又是圆捆状结构,转运过程中在传统平板转运车上的堆叠的高度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制约了转运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成品布捆转运效率受制约造成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后承托架倾斜延伸的布捆转运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后承托架倾斜延伸的布捆转运车,由底板、承托架和承托板构成,底板、承托架和承托板由金属型材制作成框架式结构,底板下面的前后端侧边安装有万向轮并中间安装有承重轮,承重轮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轴与底板连接,连接板的上端连接在底板两个侧边中间的下面,连接轴的两端固定在连接板的下端,承重轮安装在连接轴的两个端头,承重轮为大轮而万向轮为小轮,承托架包括前成托架和后承托架,承托架由横梁连接在两边承托杆的上端头构成,承托杆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底板上面前后端的两个侧边并向底板前后端以远方向倾斜延伸,承托板连接在底板上面前后承托架之间的下端并上面有封板,承托板两个侧边的下面通过至少三根立柱连接到底板的上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承托架向前后端倾斜延伸,有效制约了布捆滑动的同时,增加了转运车堆叠成品布捆的空间即增加装载量;其次是承托板连接在底板上方的承托架下端,增加底层布捆在转运车的高度,有效减少转运工因大角度弯腰而引发的劳动强度;最后是中间大承重轮和两端小万向轮的设置,有效降低转运车推行过程中的阻力进而降低劳动强度,可谓一举多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承托架,3、承托板,4、万向轮,5、承重轮,6、连接板,7、连接轴,8、横梁,9、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实施例中,一种前后承托架倾斜延伸的布捆转运车,由底板1、承托架2和承托板3构成,底板1、承托架2和承托板3由金属型材制作成框架式结构,底板1下面的前后端侧边安装有万向轮4并中间安装有承重轮5,承重轮5通过连接板6和连接轴7与底板1连接,连接板6的上端连接在底板1两个侧边中间的下面,连接轴7的两端固定在连接板6的下端,承重轮5安装在连接轴7的两个端头,承重轮5为大轮而万向轮4为小轮,承托架2包括前成托架2和后承托架2,承托架2由横梁8连接在两边承托杆的上端头构成,承托杆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底板1上面前后端的两个侧边并向底板1前后端以远方向倾斜延伸,承托板3连接在底板1上面前后承托架2之间的下端并上面有封板,承托板3两个侧边的下面通过至少三根立柱9连接到底板1的上面。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首先设置承托架2向前后端倾斜延伸,有效制约了布捆的滑动的同时,增加了转运车堆叠成品布捆的空间即增加装载量;其次是承托板3连接在底板1上方的承托架2下端,增加底层布捆在转运车的高度,有效减少转运工因大角度弯腰而引发的劳动强度;最后是中间大承重轮5和两端小万向轮4的设置,有效降低转运车推行过程中的阻力进而降低劳动强度,可谓一举多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恒祥漂染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恒祥漂染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72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镁绝缘加热管
- 下一篇:一种C形接触轨锚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