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池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26411.8 | 申请日: | 2016-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龙秋;王会恩;臧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元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10/613;H01M10/62;H01M10/637;H01M10/656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具有 散热 功能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池盖。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复使用多次。所以,无人机对于散热性能要求很高,但目前无人机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散热装置,导致无人机不能长时间使用,电池温度过高会导致机器本身物理特性会有极大的差异,会影响飞机的飞行和安全,妨碍机件的正常运动,严重时甚至造成运动件卡死,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池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池盖,包括电池盖本体,所述电池盖本体上设有散热风扇,电池盖本体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多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有摆叶,转动轴平行分布,距离驱动电机最远的转动轴的两端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连杆与电池盖本体连接,电池盖本体上设有嵌入式芯片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嵌入式芯片,所述嵌入式芯片电性连接散热风扇和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驱动电机、嵌入型芯片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电池。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为PWM散热风扇。
优选的,所述嵌入式芯片内设有无线模块,嵌入式芯片无线连接无人机地面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之间的间距等于摆叶的长度。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在电池盖上增加了散热风扇起到了对电池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可调整角度的摆叶和自身可调控的散热风扇的双重调控散热效果,远程控制,智能化,方便了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1-电池盖本体,2-散热风扇,3-驱动电机,4-链轮,5-链条,6-转动轴,7-摆叶,8-连杆,9-嵌入式芯片,10-温度传感器,11-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池盖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图3出示了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池盖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无人机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池盖,包括电池盖本体1,所述电池盖本体1上设有散热风扇2,电池盖本体1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链轮4,所述链轮4通过链条5连接多个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上固定有摆叶7,转动轴6平行分布,距离驱动电机3最远的转动轴6的两端套接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通过连杆8与电池盖本体1连接,电池盖本体1上设有嵌入式芯片9和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电性连接嵌入式芯片9,所述嵌入式芯片9电性连接散热风扇2和驱动电机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2、驱动电机3、嵌入型芯片9和温度传感器10电性连接电池,由无人机的电池直接为上述原件进行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2为PWM散热风扇,PWM散热风扇就是可调速风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嵌入式芯片9内设有无线模块,嵌入式芯片9无线连接无人机地面控制器,嵌入式芯片9会将温度数据、散热风扇2的转速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递给地面控制器,地面控制器同时可远程控制散热风扇2的转速,实现转速可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6之间的间距等于摆叶7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无人机本身的电池为整个装置供电,散热风扇2进行散热工作,同时可由地面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进而带动链轮4,链轮4带动链条5进而带动转动轴6上固定的摆叶7进行角度的调节,起到调控散热风力的效果,再由温度传感器10检测温度,可通过调节散热风扇2或者摆叶7的角度达到调控散热效果的最终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元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元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6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