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6065.3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韦万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英业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12;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33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配件,具体是一种蓄电池盖。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使用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电池外壳由蓄电池槽、蓄电池盖和排气栓组成,排气栓通过螺纹密封固定在蓄电池盖上。基于国家环保和产品升级换代要求,规定蓄电池产生的气体必须经过过滤之后才能排出,并且要求电池内外压力不一致。针对此问题,现有一般方法是对铅酸蓄电池的排气栓内部增加滤汽片,气体经滤汽片过滤之后,再排出电池。
蓄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一部分通过排气栓排放至蓄电池外,一部分则聚集在蓄电池内部。铅酸蓄电池一般采用铅锑合金,这种电池析气量大,造成电池内部氢气和氧气混合气体压力升高,在电池内部或者外部产生火花时,会产生气体引爆的情况,对电池内部产生损坏,严重情况下会波及人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上部中间开设有卡合槽,卡合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合板,所述卡合槽内设置有上下两组注液孔,每组注液孔包含三个横向并列设置的注液孔,所述卡合板的下部开设有六个通气槽,六个通气槽的位置与两组注液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合板的内部开设有四个一号通气管道和两个二号通气管道,每个一号通气管道将上侧的相邻通气槽相接通或者将下侧的相邻通气槽相接通,所述卡合板的上部中间开设有螺纹孔,位于中间的两个通气槽分别通过二号通气管道与螺纹孔相接通,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透气防爆栓,透气防爆栓的下部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螺纹孔内的内螺纹相旋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气防爆栓包括栓体,栓体呈上端开口的中空形状,所述栓体的内部下侧呈锥形,栓体的下侧壁体均匀开设有若干缓冲孔,所述栓体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呈倒置的凸台形状,移动块的端面与栓体的内壁通过若干弹簧相连接,移动块的下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环,所述移动块的上部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与栓体的内壁相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板内嵌入有滤气片,所述栓体的上部设置有栓盖,栓盖与栓体的右侧壁体上部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栓盖的下部通过弹性绳与环形板的边缘处相固定连接,栓盖的上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环,二号连接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穿过栓体的右侧壁体,连接绳的端部固定在一号连接环上,所述栓盖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体的上部四个角对应的安装有四个螺栓,螺栓与盖体之间设置有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合板的端面上部开设有凸起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气槽的直径为注液孔的直径的1/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孔的数量至少为八个,缓冲孔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等于7mm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栓盖的下部左侧嵌入有一号磁铁,栓体的左侧壁体上部嵌入有二号磁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气片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连通方式将气体统一排出,简化结构的同时,减少了零部件数量,节约成本,当电池内部产生火花,引爆的气体通过缓冲孔的作用后进入到栓体内部,此时引爆的气体无阻挡的通过栓体的内部,释放引爆气体的能量,对电池内部进行保护,当栓盖上部遭遇明火时,移动块下移,移动块与栓体的下侧内壁相锲合,从而切断了气体的流通,使栓盖外部被引爆的气体不能反应至电池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对电池的防爆保护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蓄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蓄电池盖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一种蓄电池盖中B-B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一种蓄电池盖中C-C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一种蓄电池盖中I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一种蓄电池盖中D-D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盖体、2-螺栓、3-垫片、4-卡合板、5-注液孔、6-通气槽、7-一号通气管道、8-二号通气管道、9-螺纹孔、10-栓体、11-缓冲孔、12-移动块、13-弹簧、14-一号连接环、15-连接绳、16-滤气片、17-环形板、18-转动柱、19-栓盖、20-二号连接环、21-一号磁铁、22-二号磁铁、23-弹性绳、24-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英业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英业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6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