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钻仪器过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4609.2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9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贝威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随钻测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钻仪器过套装置。
背景技术
在随钻测量和随钻测井系统中,两种仪器连接时,两种仪器的电气连接器需要分别固定在各自的固定装置上随着仪器连接的同时进行对插,以便实现信号传递,通常这种固定装置称为过套装置,而过套装置内部同时需要设置泥浆流道,现有的过套装置,内部结构设置不合理,不耐泥浆冲刷,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部结构设计合理,耐泥浆冲刷,使用寿命较长的随钻仪器过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随钻仪器过套装置,包括套筒、泥浆流道壁和内部过线筒,所述泥浆流道壁连接所述套筒和所述内部过线筒,所述套筒和所述泥浆流道壁围成泥浆流道,所述内部过线筒内设有进线通道,所述泥浆流道壁内设有出线通道,所述进线通道和所述出线通道连通,所述泥浆流道壁的泥浆流入端和泥浆流出端的壁厚沿所述套筒的轴线从内向外逐渐减小,所述泥浆流道壁的泥浆流入端和泥浆流出端的两侧壁面为连续平滑面。本实用新型的随钻仪器过套装置,出线通道设置在泥浆流道壁内,泥浆不与导线接触,避免对导线造成冲击,导线的出线连接可靠;通过设置泥浆流道壁,对泥浆流道进行分割,对通过的泥浆进行导向,使得流出的泥浆方向性更好,减少泥浆对套筒壁的冲击,出线通道设置在泥浆流道壁内,充分利用了泥浆流道壁的结构,减小了空间的占用,为泥浆流道提供更大的空间,便于泥浆流入或流出泥浆流道,另外,泥浆流道壁的泥浆流入端和泥浆流出端的壁厚沿套筒的轴线从内向外逐渐减小,泥浆流道壁的泥浆流入端和泥浆流出端的两侧壁面为连续平滑面,进一步减小泥浆流入或流出泥浆流道的阻力,从而减小了泥浆对随钻仪器过套装置的冲刷,延长了随钻仪器过套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泥浆流道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的连接处为倒圆结构,减小了泥浆流动时的阻力,利于泥浆流入或流出泥浆流道。
所述泥浆流道壁的泥浆流入端和泥浆流出端的两侧壁面与所述倒圆结构的连接处为平滑弧面,减小了泥浆流入或流出泥浆流道的阻力。
所述泥浆流道壁的泥浆流入端和泥浆流出端的端面为平面,形状规则,易于泥浆流道壁的成型加工。
所述泥浆流道壁设有两个,且相对于沿所述内部过线筒的中心对称设置。设置两个泥浆流道壁可在保证对内部过线筒和套筒的稳定连接的前提下避免设置多个泥浆流道壁对泥浆流动的阻碍,两个泥浆流道壁相对于内部过线筒的中心对称设置,结构规则,易于进行成型加工,两泥浆流道壁的壁厚不同,壁厚的较大的泥浆流道壁内设有出线通道,充分利用泥浆流道壁内的结构,减小空间占用。
所述套筒的泥浆流入端和泥浆流出端的壁厚沿所述套筒的轴线从内向外逐渐减小,从而减小泥浆流入或流出套筒的阻力。
所述套筒的外壁面上还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槽壁倒圆角,可避免安装密封圈时对密封圈造成刮伤。
所述内部过线筒的进线端相对应的另一端为封闭的锥形结构,可有效减小泥浆冲刷时的阻力。
所述出线通道的出线孔倒圆角,可避免串线时出线孔的孔壁挡线,同时还能够避免串线时对线路造成刮伤。
所述随钻仪器过套装置的材质为硬质合金,具备较强的硬度和耐磨性,可延长随钻仪器过套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D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图2的C-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随钻仪器过套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中所示,包括套筒1、泥浆流道壁2和内部过线筒3。
泥浆流道壁2连接套筒1和内部过线筒3,套筒1和泥浆流道壁2围成泥浆流道。泥浆流道壁2、套筒1和内部过线筒3一体成型,简化了加工过程,且可避免泥浆从泥浆流道中泄露。随钻仪器过套装置的材质为硬质合金,具备较强的硬度和耐磨性,可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贝威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贝威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4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