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路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4166.7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8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崇州市蜀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11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检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路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路检查通常是在管路安装过程中同时安装检查装置,所述检查装置通常下部设置有放置管路的通孔,并且在检查装置的上部设置有便于检查人员进入至通孔的井状入口。
现有的管路检查装置通常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但由于在浇筑过程中,管路检查装置中设置井状入口的上部通常是与设置通孔的下部的形状、大小尺寸一致。这样的方式虽然难度不大,但若管路检查装置应用于较大的管路时,由于其本身对于井状入口的要求并不高,但若上部与下部的形状、大小尺寸一致,则会导致上部的材料浪费、成本增加、加工费时费力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检查装置,其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检查装置所存在的材料浪费、成本增加、加工费时费力等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管路检查装置,所述管路检查装置设置有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设置有井状入口,所述下部设置有放置管路的通孔,所述井状入口与通孔连通;
所述井状入口的外部直径小于下部的外部尺寸。
优选的,所述下部是圆柱形,所述井状入口的外部直径小于下部的外部的直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下部是方柱形,所述井状入口的外部直径小于下部的外部的宽度和长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上部在井状入口底部设置有连接下部的连接部,所述井状入口的外部直径小于连接部的外部尺寸。
优选的,所述下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下部和第二下部,所述第一下部和第二下部分别设置有向内的凹槽,所述通孔由第一下部和第二下部的凹槽组合形成。
优选的,所述上部在井状入口底部设置有连接第一下部的连接部,所述井状入口的外部直径小于连接部的外部尺寸。
优选的,所述井状入口、通孔、井状入口与通孔的连通处均设置有用于攀爬的阶梯。
优选的,所述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吊装孔。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采用管路检查装置设置有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设置有井状入口,所述下部设置有放置管路的通孔,所述井状入口与通孔连通;所述井状入口的外部直径小于下部的外部尺寸。采用上述方式后,利用预先砼制的检查装置的上部和下部进行工装拼接,通孔放置或连接管路,井状入口与通孔连通,同时井状入口的外部直径小于下部的外部尺寸;该方式不仅可以利用预先砼制的各配件进行现场工装,同时通过调节不同部位的尺寸大小,从而更好的利用井状入口和通孔的作用,避免出现在井状入口处的材料及成本浪费,加工费时费力等问题。
另外,本申请优选采用下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下部和第二下部,所述第一下部和第二下部分别设置有向内的凹槽,所述通孔由第一下部和第二下部的凹槽组合形成。本申请采用下部拼接的方式形成通孔,这样的设置对于管路的放置更具有灵活性和调节作用,不同于一体成型的下部,其通孔的大小无法进行调节;本申请的下部即使在遇到管路与通孔的大小有较小差异时,由于下部是第一下部和第二下部组合拼接形成,管路稍偏大时,下部也可以对管路进行固定,并不会出现尺寸偏大一点就不能固定的情况。
本申请所述管路可以是排水管如市政道路排水管、油管、天然气管、地下综合管廊等多种管路。本申请管路所述检查装置可以是本领域通常意义上所述的检查井,尤其是电力检查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管路检查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图1实施方式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管路检查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图1实施方式的A-A′截面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管路检查装置设置有上部2和下部9,所述上部2设置有井状入口1,所述下部9设置有放置管路的通孔4,所述井状入口1与通孔4连通;所述井状入口1的外部直径小于下部9的外部尺寸;本实用新型上部2可以优选在井状入口1底部设置有连接下部9的连接部7,所述井状入口1的外部直径小于连接部7的外部尺寸。
所述井状入口1、通孔4、井状入口1与通孔4的连通处均设置有用于攀爬的阶梯8,所述上部2和下部9均设置有吊装孔(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州市蜀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崇州市蜀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4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