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重质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催化剂搅拌分散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23672.4 | 申请日: | 2016-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1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庶峰;邓文安;李传;文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5/02;C10G4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重质油 悬浮 加氢裂化催化剂 搅拌 分散 装置 | ||
1.一种应用于重质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催化剂搅拌分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油管线(1)、原料油储罐(2)、储罐与分散罐之间转油管线(3)、离心泵(4)、催化剂分散罐(5)、直立式叶片组(6)、螺旋桨状桨片组(7)、转动轴承(8)、可旋转外筒(9)、上下开口立式内筒(10)、分散罐体的内筒开口(11)、循环至储罐的转油管线(12)、调节循环比例的控制阀(13)、分散罐至加氢裂化装置的转油管线(14)、催化剂充分分散后的出口控制阀(15),所述的原料油管线(1)与原料油储罐(2)连接,所述的原料油储罐(2)与储罐与分散罐之间转油管线(3)连接,所述的储罐与分散罐之间转油管线(3)与离心泵(4)连接,所述的离心泵(4)与催化剂分散罐(5)连接,所述的可旋转外筒(9)与催化剂分散罐(5)通过转动轴承(8)连接,所述的直立式叶片组(6)和螺旋桨状桨片组(7)与可旋转外筒(9)连接,所述的上下开口立式内筒(10)通过分散罐体的内筒开口(11)并与之密封,所述的上下开口立式内筒(10)与循环至储罐的转油管线(12)连接,所述的循环至储罐的转油管线(12)与调节循环比例的控制阀(13)连接,所述的调节循环比例的控制阀(13)与原料油储罐(2)连接,所述的催化剂分散罐(5)与分散罐至加氢裂化装置的转油管线(14)连接,所述的分散罐至加氢裂化装置的转油管线(14)与催化剂充分分散后的出口控制阀(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重质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催化剂搅拌分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油储罐部分包括原料 油管线(1)、原料油储罐(2)、储罐与分散罐之间转油管线(3)、离心泵(4);所述的原料油管线(1)将需要搅拌分散的重质油和催化剂原料输送至原料油储罐(2),原料油储罐也有缓冲罐的作用,在原料油储罐底部流出的物料通过离心泵(4),利用储罐与分散罐之间转油管线(3)输送至催化剂分散罐(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重质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催化剂搅拌分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分散罐部分包括催化剂分散罐(5)、直立式叶片组(6)、螺旋桨状桨片组(7)、转动轴承(8)、可旋转外筒(9)、上下开口立式内筒(10)、分散罐体的内筒开口(11)、循环至储罐的转油管线(12)、调节循环比例的控制阀(13)、分散罐至加氢裂化装置的转油管线(14)、催化剂充分分散后的出口控制阀(15);所述的原料油管线进入催化剂分散罐(5)内部,并深入到接近直立式叶片组(6)处,位于上部的直立式叶片组(6)和位于下部的螺旋桨状桨片组(7),全部焊接于可旋转外筒(9)上,并且可旋转外筒(9)上下部分别依靠一个转动轴承(8)与催化剂分散罐(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36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