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带保护作用的局放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3066.2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东盛刚;浦野幸治;周智鹏;鲁晶晶;蕫霖;林国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缆 金属 护层限压器带 保护 作用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局放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带保护作用的局放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深入发展,高压电缆线路在城市中的敷设数量越来越多,电力电缆的运维工作也随之变得繁重,电力电缆的局放带电检测和局放在线监测逐渐成为相关运检部门监视和评价电缆绝缘劣化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较为常用的局放检测手段是通过高频脉冲电流传感器HFCT采集电缆的局放信号然后传输到局放处理主机处理,再交由系统PC软件去判断是否有局部放电信号,继而判定被测电缆线路是否存在绝缘缺陷。
现有技术的测试传感器为高频脉冲电流传感器HFCT外加一个电容臂,但是对于接地线可能出现的大电流大电压,电容臂的耐压能力及电流容量有限,超过耐压及过流条件下,可能会造成电容臂被击穿甚至发生爆炸,因而可能会使就近测试作业的人员受到伤害以及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的测试传感器安装方法复杂,现场需要先连接好电容臂再安装HFCT,在有限的测试时间内这种安装方法耗时较多;集成度较低,HFCT及电容臂是分立的两部组成,其集成度不高且重量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安装简单、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的利用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带限压保护作用的局放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带保护作用的局放传感器,包括带限压器的局放传感器主体,所述带限压器保护的局放传感器主体由高频脉冲电流传感器、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和固定螺栓组成;所述高频电流传感器为空心的圆柱结构,高频脉冲电流传感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的第一通孔,高频脉冲电流传感器的左面设置有凸起的传感器输出口,传感器输出口固定安装在高频脉冲电流传感器的左面上;所述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为实心的圆柱结构,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上接线端,上接线端为圆柱体,上接线端固定安装在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的上表面上;所述上接线端穿过第一通孔与高频脉冲电流传感器套接;所述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下接线端,下接线端为圆柱体,下接线端固定安装在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的下表面上;所述固定螺栓为空心结构,固定螺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的第二通孔,固定螺栓套接在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的上接线端上,固定螺栓设置在高频脉冲电流传感器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频脉冲电流传感器中心位置的第一通孔的内径与上接线端的外径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螺栓中心位置的第二通孔的内径与上接线端的外径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带保护作用的局放传感器,在保证其大电容特性的前提下,能承受更大的过载电压和过载电流,使其不易被击穿,使用更先进的防爆工艺制作,防爆性能强,安全性更高,更不容易危及其他电力设备。
2、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带限压保护作用的局放传感器,结构更精简,集成度更高,设备体积减少,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时便于携带和安装,减轻测试工程师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1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2的原理图。
图中:1-带限压保护局放传感器主体;2-高频脉冲电流传感器;3-电缆金属护层限压器;4-固定螺栓;5-第一通孔;6-传感器输出口;7-上接线端;8-下接线端;9-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智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3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办公椅脚(日川系列)
- 下一篇:圆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