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2610.1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3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从明;沈晓斌;赵满意;刘少松;王佳贤;陈曜飞;曹恩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16;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大容量的锂离子电池模块一般由若干个锂离子电池单元通过串并联组合构成。锂离子电池模块在充电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如何把这些热能尽快的传导出去,并迅速降低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是目前锂电行业的一个难题。
在锂离子电池单元上覆盖上一层金属板能够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由于金属板具有较好的导电性,使电池模块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也增加了电池模块组装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对电池模块进行清楚的描述,将电池单元的最大的两个面定义成顶面或底面,将电池单元的非极耳的周围边缘部分定义为端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包括数个电池单元和散热板,所述电池单元堆叠设置,所述散热板设置在电池单元之间,所述散热板的正反两面均覆盖绝缘膜,所述散热板的边缘切口上也覆盖绝缘膜。
散热板被设置在电池单元的顶面或底面上,在散热板的正反两面均覆盖绝缘膜能够提高电池模块的绝缘电阻系数;散热板的边缘切口上也覆盖绝缘膜之后,进一步提升了电池模块的绝缘电阻系数。
电池单元可以与散热板一一对应间隔设置,也可以多个电池单元与单个散热板间隔设置。
电池单元可以是任一种形式的电池单元(例如正、负极耳位于相同侧的软包电池,正、负极耳分别位于相对两端的软包电池,方壳型电池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绝缘膜与散热板之间设置粘合剂,所述绝缘膜经过热压固定在散热板上。
在绝缘膜和散热板之间涂覆粘合剂,并且将绝缘膜覆盖在散热板上,再经过高温热压后,使得绝缘膜牢固地与散热板结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散热板包括铝板。
铝板具备较好的韧性和突出的导热性能,能够将电池模块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铝板上,从而降低电池模块的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绝缘膜选自PET膜、PBT膜和PVC膜中的至少一种。
PET膜、PBT膜和PVC膜具备较好的延展性、耐热性和突出的电气绝缘性能,能够提高电池模块的绝缘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散热板的边缘向对应的电池单元的非极耳端弯折形成弯折部,使得弯折部与电池单元的端部接触。
散热板与对应的电池单元贴合,并且,散热板的边缘向与之对应的电池单元的非极耳端弯折形成弯折部,使得弯折部与电池单元的端部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弯折部的纵向高度大于等于电池单元的厚度。
散热板设置在电池单元的顶面或者底面,弯折部与电池单元的端部接触,不仅传导电池单元的顶面或底面的热量,还能传导电池单元端部的热量,使电池模块具备更好的散热性能。
使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后,能有效提升电池模块的散热能力,同时使得电池模块具备更好的绝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散热板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1.电池单元、2.散热板、21.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括数个电池单元1和散热板2,所述电池单元1为软包电池,电池单元1的正负极耳分别位于电池单元1相对的两端,电池单元1堆叠设置,散热板2被设置在电池单元1的顶面或底面上,处于电池单元1之间的位置;散热板2的边缘向对应的电池单元1的非极耳端弯折形成弯折部,使得弯折部与电池单元1的端部接触,并且弯折部的纵向高度大于等于电池单元1的厚度。
如图2所示,散热板2的正反两面均覆盖绝缘膜21,散热板2的边缘切口上也覆盖绝缘膜21;绝缘膜21与散热板2之间设置粘合剂,再经过热压将绝缘膜21固定在散热板2上,使得绝缘膜21牢固地与散热板2结合。
本实施例中,采用铝板作为散热板2,采用PET膜作为绝缘膜21。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未经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2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连续释放止血夹的施夹钳
- 下一篇:一种刹车片减震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