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入耳式动铁受话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22403.6 | 申请日: | 2016-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薛洪明;张春刚;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亿欧得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6 | 分类号: | H04R11/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6 | 代理人: | 李中华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入耳 式动铁 受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受话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子产品也在更新换代,现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小型化,轻便化,目前市场在用的受话器在尺寸做小的情况下其性能则受到很大的冲击,无法满足性能需求。
尤其是对于入耳式动铁受话器,人耳的耳道有两个转折,如果受话器的对角线尺寸比较大,会有很强的压迫感,佩戴一段时间会使耳朵疼痛,甚至会损伤耳道。但是当受话器尺寸做到足够小,佩戴无不适感时,受话器的灵敏度将会大打折扣,无法满足人的需求。
为保证受话器灵敏度,需要在电磁屏蔽壳上开设窗口,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入耳式受话器结构示意图,在远离振膜一侧的磁轭对应部分的电磁屏蔽壳上开设有窗口,使磁轭延伸出电磁屏蔽壳来增加磁轭的体积,以此来补偿灵敏度。但是壳体上开了窗口后,需要在磁轭和窗口的结合处用环氧胶水作密封处理,以防止漏音,由于人耳的内部环境比较复杂,人耳的分泌物常常使受话器窗口的密封胶老化,导致密封失效,从而漏音,常常出现在终端用户产品失效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入耳式动铁受话器,提升了动铁受话器响应曲线中的低频灵敏度,降低低频失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入耳式动铁受话器,包括电磁屏蔽壳、振膜、线圈、磁轭、磁铁、舌簧片,其中,所述的线圈、磁轭、磁铁构成受话器的马达结构,磁轭为一体化管状磁轭,线圈与磁轭粘连在一起,磁铁由两片组成,分别固定在磁轭中心通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舌簧片为U型结构,自由端穿过线圈并在两片相互平行 的磁铁所构成的气隙中自由振动,振膜通过环氧粘合剂与舌簧片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入耳式动铁受话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磁轭经退火拉管工艺制造,无缝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入耳式动铁受话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电磁屏蔽壳为长方体封闭壳体,外形尺寸为长度为4.80-5.10毫米,上述尺寸为不包含音嘴;宽度为2.63-2.73毫米;高度为1.915-1.955毫米。优选地,所述的电磁屏蔽壳外部尺寸为长5.00毫米,宽2.69毫米,高1.94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入耳式动铁受话器的一种优选方案,电磁屏蔽壳四周做倒角处理,电磁屏蔽壳横截面对角线尺寸不大于3.0毫米,此处及本文中的电磁屏蔽壳横截面对角线是指将受话器插入耳道时,插入端面的对角线。受话器插入时,电磁屏蔽壳沿长度方向插入,其宽和高所构件面为插入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入耳式动铁受话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受话器在1000Hz处,在失真小于3%的情况下,可以输出94~96dB的声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受话器,通过对磁轭结构的改进,既能满足入耳式的尺寸要求,同时又能保证优异的声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受话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新型受话器结构示意图。
1、电磁屏蔽壳 2、振膜 3、线圈 4、磁轭 5、磁铁 6、舌簧片 7、出音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入耳式动铁受话器,包括电磁屏蔽壳1、振膜2、线圈3、磁轭4、磁铁5、舌簧片6,电磁屏蔽壳一端连接出音管7,线圈3与磁轭4粘 连在一起,磁铁5是铝镍钴磁铁,线圈3、磁轭4、磁铁5构成受话器的马达结构。磁铁5为2片磁铁分别位于磁轭4的中空结构内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且相互平行。舌簧片3穿过线圈4的中空区域,并在两片相互平行的磁铁5所构成的气隙中自由振动。2为振膜,与3利用环氧粘合剂连接。当线圈4中输入音频电流,将驱动3舌簧片,带动振膜2振动,产生声音。
电磁屏蔽壳为长方体封闭壳体,不含音嘴和PCB外形尺寸为长度为4.80-5.10毫米;宽度为2.63-2.73毫米;高度为1.915-1.955毫米,电磁屏蔽壳的磁轭对应部位无开窗,无需考虑漏印及老化问题,也不会引起耳道损失及发炎等现象,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上述外壳尺寸的限制条件下,仍然可满足1000Hz下94dB~96dB的声音输出。
磁轭经退火拉管工艺制造,无缝成型。磁轭为一体化管状磁轭,相比传统的叠片结构磁轭,一体化管状磁轭,磁导率高。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亿欧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亿欧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24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化生产金刚石研磨膏的装置
- 下一篇:盐碱土壤型土壤治理宝颗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