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玻片清洗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22176.7 | 申请日: | 2016-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4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燕;廖葵;陈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B08B3/08;B08B3/10;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玻片 清洗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玻片装置,具体是一种载玻片清洗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实验中,常常会要用到载玻片,载玻片在使用前必须清洁,载玻片不清洁,容易引起脱片,染色效果不佳、镜下结构不清晰等现象,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得不到准确地实验结论;在学校实验室中一般采用清水洗或用酒精洗,然后再用棉花或纱布擦干净;这种传统的手工清洁方法,清洁效果不佳,而且操作比较复杂;为了清洗载玻片,国内外提供有专门的载玻片清洗设备,一般采用超声波清洗原理设计,但是这样的清洗设备价格高,清洗工艺复杂,不适用于中小学校生物课程的实验室采用;在清洗后载玻片上含有水质,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方便存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玻片清洗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载玻片清洗干燥装置,包括清洗装置、出料装置和干燥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转动轴、第一轴承、毛刷固定套、毛刷、螺钉、添料筒、清洗箱、清洗液添加管、第二轴承、连通管、进料阀、排液管、排液阀和第一电机固定板;所述连通管下端焊接在出料筒上;所述清洗箱焊接在连通管上端;所述进料阀设置在连通管上;所述添料筒焊接在清洗箱上方中央位置;所述第一电机固定板焊接在清洗箱左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机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设置在清洗箱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设置在清洗箱右侧内壁上;所述转动轴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机上,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第二轴承中;所述毛刷固定设置在毛刷固定套两侧上;所述清洗液添加管设置在清洗箱上方右侧;所述排液管一端设置在清洗箱左侧下端中,另一端设置在左支撑板左侧;所述排液阀设置在排液管上;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筒、螺旋杆、导料筒、右支撑板、承载板、第二电机和左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焊接在第一电机固定板下端面上;所述承载板左端焊接在左支撑板右侧面上;所述右支撑板焊接在承载板右侧下方;所述出料筒固定设置在承载板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承载板左侧上;所述螺旋杆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电机上,另一端设置在出料筒中;所述导料筒设置在出料筒右侧中;所述干燥装置包括蓄电池、鼓风管、鼓风机、空气加热箱、弧形散热箱、进气管、电热丝和散热孔;所述空气加热箱固定设置在出料筒上方右侧;所述蓄电池固定设置在空气加热箱上方左侧;所述鼓风机固定设置在空气加热箱上方右侧;所述鼓风管一端固定设置在鼓风机上,另一端设置在空气加热箱中;所述电热丝设置在空气加热箱中;所述弧形散热箱设置在出料筒上,与出料筒连通;所述进气管一端设置在弧形散热箱上,另一端设置在空气加热箱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毛刷固定套设置有五个,毛刷固定套采用螺钉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热丝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散热箱上设置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添料筒向清洗箱加入载玻片,通过清洗液添加管向清洗箱中加入清洗液,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带动毛刷固定套上的毛刷对载玻片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打开排液阀通过排液管排出清洗液,清洗后的载玻片通过连通管进入出料筒中,启动第二电机带动螺旋杆旋转,将载玻片通过导料筒排出,在排出的过程中进行干燥,启动鼓风机通过鼓风管向空气加热箱中鼓入空气,通过蓄电池和电热丝加热空气,热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弧形散热箱中,通过散热孔散出对载玻片进行干燥;该装置实现了载玻片的清洗和清洗后的干燥,使用方便,成本低,适合于中小学实验室。
附图说明
图1为载玻片清洗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载玻片清洗干燥装置中空气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载玻片清洗干燥装置中弧形散热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电机,2-转动轴,3-第一轴承,4-毛刷固定套,5-毛刷,6-螺钉,7-添料筒, 8-清洗箱,9-清洗液添加管,10-第二轴承,11-蓄电池,12-鼓风管,13-鼓风机,14-空气加热箱,15-出料筒,16-螺旋杆,17-导料筒,18-右支撑板,19-承载板,20-弧形散热箱,21-进气管,22-连通管,23-进料阀,24-第二电机,25-排液管,26-排液阀,27-左支撑板,28-第一电机固定板,29-电热丝,30-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2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水表
- 下一篇:蓝牙键盘保护套(后支撑T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