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急救倾斜立式控制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8954.5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2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萃;杨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萃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1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救 倾斜 立式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救倾斜立式控制床。
背景技术:
在病人进行急救时有时需要给患者照X光片子,但是有时患者行动不方便,在移动的过程中很可能加重患者的伤情,现有的急救车上的患者只有搬动,才能够完成移动的需要,使用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控制倾斜角度,方便移动患者,能够使控制床直立,方便X光片子拍摄的急救倾斜立式控制床。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急救倾斜立式控制床,其组成包括:床框架,所述的床框架开有插槽,所述的插槽的截面为L形,所述的插槽插入托板,所述的插槽的顶部与所述的托板的顶面在同一平面,所述的床框架的左侧开有左竖插孔,所述的左竖插孔连接左竖螺套,所述的左竖螺套连接左螺杆,所述的左螺杆的顶部连接旋钮,所述的左螺杆穿过左紧固板,所述的左紧固板连接左弧形扣板,所述的托板的左侧开有一组左插槽,所述的左弧形扣板的一端插入所述的左插槽内固定;所述的床框架的右侧开有右竖插孔,所述的右竖插孔连接右竖螺套,所述的右竖螺套连接右螺杆,所述的右螺杆的顶部连接旋钮,所述的右螺杆穿过右紧固板,所述的右紧固板连接右弧形扣板,所述的托板的右侧开有一组右插槽,所述的右弧形扣板的一端插入所述的右插槽内固定。
所述的急救倾斜立式控制床,所述的托板的左侧底部连接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的底部开有底插口,所述的底插口插入齿条和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的齿条连接所述的支撑板,所述的齿条啮合齿轮,所述的齿轮连接转轴,所述的转轴连接手摇柄,所述的转轴连接轴承,所述的轴承连接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连接底框,所述的底框连接拉杆,所述的拉杆连接所述的床框架。
所述的急救倾斜立式控制床,所述的托板的底部中间部位连接插套,所述的插套内插入气压升降杆,所述的气压升降杆连接脚踏泵,所述的脚踏泵连接所述的底框,所述的气压升降杆连接所述的底框,所述的托板的尾端连接拉条,所述的拉条开有插口,所述的插口连接手拧螺钉,所述的手拧螺钉连接螺套,所述的螺套镶嵌在所述的床框架的尾端。
所述的急救倾斜立式控制床,所述的底框的左侧连接一组左紧固带,所述的底框的右侧连接一组右紧固带,所述的左紧固带与所述的右紧固带之间通过卡子连接,所述的床框架连接支撑腿,所述的支撑腿连接带有刹车的万向转轮。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左弧形扣板和右弧形扣板能够紧紧地固定住托板与床框架之间的连接,在不需要固定托板与床框架之间的连接时,升起、移开左弧形扣板和右弧形扣板也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齿条、支撑板、支撑板、齿轮、转轴、手摇柄配合使用,能够控制托板从左向右倾斜,在患者需要移动时,不需要搬动,通过倾斜托板,能够使患者滑到需要移动的位置,使用方便灵活,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3.本实用新型在患者需要照身体上部X光片子时能够将托板直立起来,能够帮助站立不起来的患者直立,使用灵活。
4.本实用新型的气压升降杆、脚踏泵能够控制托板竖起,左紧固带、右紧固带、卡子能够给患者进行固定,使患者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急救倾斜立式控制床,其组成包括:床框架1,所述的床框架开有插槽2,所述的插槽的截面为L形,所述的插槽插入托板3,所述的插槽的顶部与所述的托板的顶面在同一平面,所述的床框架的左侧开有左竖插孔4,所述的左竖插孔连接左竖螺套5,所述的左竖螺套连接左螺杆6,所述的左螺杆的顶部连接旋钮7,所述的左螺杆穿过左紧固板8,所述的左紧固板连接左弧形扣板9,所述的托板的左侧开有一组左插槽10,所述的左弧形扣板的一端插入所述的左插槽内固定;所述的床框架的右侧开有右竖插孔11,所述的右竖插孔连接右竖螺套12,所述的右竖螺套连接右螺杆13,所述的右螺杆的顶部连接旋钮,所述的右螺杆穿过右紧固板14,所述的右紧固板连接右弧形扣板15,所述的托板的右侧开有一组右插槽16,所述的右弧形扣板的一端插入所述的右插槽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萃,未经张永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8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 下一篇:后浇带防水结构以及楼板后浇带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