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管道堵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8404.3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8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旻;顾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L55/105 | 分类号: | F16L55/105;F16L55/1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刘娟娟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管道 堵塞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管道不停输堵塞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化管道堵塞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输送天然气、煤气等燃气,经常需要在已经铺设好的、正在使用的输气管道上增设支路管,为了不影响输气管道正常输气,就需要在不停止输气的条件下增设支管道。目前的不停止输气条件下增设支管的方法是现在输气管道上焊接一个接线管件,管件上端口有一个堵塞座,在堵塞座上方安装一个起隔离作用的夹板阀,夹板阀的上方安装接切线设备,新接管线与管件侧壁相连通,然后利用接切线设备在输气管道上开孔,开孔完毕后,拆除接切线设备,使用下堵器进行堵塞作业,现有技术中的堵塞作业通常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燃气属于易燃易爆品,操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2、在进行堵塞固定时,操作员无法直观地看到堵塞的位置和堵漏状况,只能凭经验固定,存在堵塞固定不到位,管道内部气体泄漏的问题;3、在堵塞进行堵漏时,堵塞的位置可能出现偏移,或者下堵器内存在的铁屑等杂质也会阻碍堵塞运动,此时堵塞会被卡住,操作人员无法判断具体是何种原因,在何处出现故障,操作员只能凭经验处理这种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管道堵塞系统,替代人工进行下堵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管道堵塞系统包括:
夹板阀,所述夹板阀用于隔离气体,所述夹板阀安装在堵塞座上,所述夹板阀由伺服电机驱动;
堵塞件,所述堵塞件用于密封堵塞座,所述堵塞件包括堵塞盘、转盘和与转盘铰接的多个限位板,所述堵塞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转盘槽,所述转盘可转动地安装在转盘槽内,所述转盘槽的外周向上设有多个沿堵塞盘径向布置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板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所述转盘通过拨叉与所述限位板铰接,所述转盘通过拨叉驱动所述限位板在所述限位槽内伸缩滑动;
下堵机构,所述下堵机构用于驱动堵塞件下入到堵塞座内以密封堵塞座,所述下堵机构包括工业机器人和安装在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手上的下堵组件,所述下堵组件包括安装在机械手上的下堵连箱以及安装在下堵连箱的空腔内的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包括固定在空腔内的驱动气缸和滑动安装在空腔内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由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滑动座的外端部安装有外环电磁吸盘,所述滑动座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主轴的端部安装有内环电磁吸盘,所述内环电磁吸盘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电机主轴连接,所述外环电磁吸盘和内环电磁吸盘均连接于电磁吸盘控制器,所述外环电磁吸盘吸合所述堵塞盘,所述内环电磁吸盘吸合所述转盘,所述堵塞座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驱动气缸通过外环电磁吸盘驱动堵塞盘进入到堵塞座内部之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内环电磁吸盘驱动限位板插入到所述环形槽内形成对堵塞盘的限位固定;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监控下堵过程,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下堵连箱内,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连接于远程监控终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堵塞盘下侧外圆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密封沟槽,所述密封沟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限位板的外端部朝向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一面还具有标示涂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工业机器人为KUKA机器人,所述KUKA机器人由所述远程监控终端进行远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转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凹槽,所述内环电磁吸盘深入到凹槽内并吸合住转盘。
本实用新型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堵连箱内的摄像头、固定安装所述摄像头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还安装有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信息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给所述远程监控终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槽上方还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心位置设有让内环电磁吸盘通过的通孔,所述盖板和转盘由磁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堵塞盘、拨叉和限位板由非磁性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环电磁吸盘包括绝缘壳体和位于绝缘壳体内部的隔磁槽,所述隔磁槽内具有绝缘隔层,所述绝缘隔层内设置有线圈,所述隔磁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堵塞盘且开口由隔板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环电磁吸盘内还设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8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发电机冷却器的排气装置
- 下一篇:管道水压试验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