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刹车片钩刺机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16305.1 | 申请日: | 2016-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9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宽;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思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4 | 分类号: | G05B19/41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片 钩刺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片钩刺机控制系统,属于自动组装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成品刹车片是由金属部分和橡胶部分贴合而成,本设备是用来加工刹车片金属板件上的多排钩刺,此钩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金属板件与橡胶部分贴合的更加紧密牢固。
现有技术采用结构非常复杂的钩刺机对于刹车片进行钩刺,其固定平台和执行装置对于工厂生产非常不利,造成企业成本上涨;结构复杂,稳定性差,不便于后续的维修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复杂结构的钩刺机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刹车片钩刺机控制系统,通过简化结构且通过旋转编码器和独特的体系结构,实现了节省成本和结构稳定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刹车片钩刺机控制系统,包括固定装置和动作装置,固定装置上方设置有动作装置;固定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伺服电机、减速机、定位丝杠和定位平台,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定位丝杠以带动定位平台,水平放置的定位平台沿贯穿其底部的定位丝杠水平移动,定位平台上放置有刹车片,定位平台一侧设置有控制其移动位置的接近开关;动作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主轴电机、旋转编码器、旋转曲轴、夹具和刀具,主轴电机通过旋转编码器带动旋转曲轴精确上下动作,旋转曲轴一端固定有夹具,夹具与定位平台相对一侧设置有钩刺用的刀具。
进一步地,接近开关包括后限位接近开关、原点位接近开关和前限位接近开关,其中后限位接近开关远离伺服电机,前限位接近开关靠近伺服电机,原点位接近开关位于后限位接近开关和前限位接近开关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与伺服电机、减速机、主轴电机和接近开关相连;安装在主曲轴上的旋转编码器,将信号反馈给PLC控制器,再由PLC控制器根据反馈脉冲进行计算主轴电机的转速和旋转位置,再根据主轴电机的转速,计算出定位平台的伺服电机的定位运行速度及触发定位动作的位置。
进一步地,PLC控制器,带动定位丝杠旋转,从而带动定位平台做水平间歇定位移动,每定位移动一次,钩刺动作一次,完成一行钩刺,反复上述动作,最终在刹车片上钩刺出设定好的M行×N排的钩刺。
进一步地,刀具设置有尖刺,尖刺作用于刹车片形成钩刺。
进一步地,夹具上至少设置有一排刀具,每排刀具至少设置有两把刀。
进一步地,刀具包括五把刀,刀具升降由PLC控制器的电磁阀控制,通过气动部件决定五把刀的升降,从而实现控制每把刀的钩刺动作是否执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实现了刹车片的快速钩刺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加工效率;通过结构更加简单高效地动作装置,实现刹车片的准确快速的钩刺,节省了企业生产成本,且维修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减速机;3、定位丝杠;4、定位平台;5、刹车片;6、钩刺;7、夹具;8、刀具;9、旋转曲轴;10、旋转编码器;11、主轴电机;12、后限位接近开关;13、原点位接近开关;14、前限位接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刹车片钩刺机控制系统,包括固定装置和动作装置,固定装置上方设置有动作装置;固定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伺服电机1、减速机2、定位丝杠3和定位平台4,伺服电机1通过减速机2驱动定位丝杠3以带动定位平台4,水平放置的定位平台4沿贯穿其底部的定位丝杠3水平移动,定位平台4上放置有刹车片5,定位平台4一侧设置有控制其移动位置的接近开关;动作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主轴电机11、旋转编码器10、旋转曲轴9、夹具7和刀具8,主轴电机11通过旋转编码器10带动旋转曲轴9精确上下动作,旋转曲轴9一端固定有夹具7,夹具7与定位平台4相对一侧设置有钩刺用的刀具8。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思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思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6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