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净化房的加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15725.8 | 申请日: | 2016-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1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 发明(设计)人: | 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好达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6/14 | 分类号: | F24F6/1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 地址: | 21412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净化 加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净化房的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半导体行业净化房中的加湿方式通常采用蒸汽加湿,该种加湿方式一方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加湿设备结构复杂,增加了企业设备投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净化房的加湿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降低了企业设备的投入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净化房的加湿装置,包括风箱,于所述风箱的出口连接出风管,在所述风箱内分别设置加湿板及多个喷头,于所述风箱内、在所述加湿板的底部还连接接水盘。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于所述加湿板密集开设多个加湿孔,各加湿孔均为蜂窝形加湿孔;
于所述接水盘上还开设用于排出离子水的排水孔;
所述喷头包括第一喷体、第二喷体及第三喷体,所述第一喷体与第二喷体螺纹连接,带有第二喷体的第一喷体与第三喷体螺纹连接;
在所述第一喷体的外圈设置第一外螺纹,于所述第一喷体内同轴开设第一喷孔及第二喷孔,所述第一喷孔及第二喷孔互为连通,于所述第二喷孔上还设置第一内螺纹;
所述第二喷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喷孔的孔径;
在所述第二喷体上设置第二外螺纹,于所述第二喷体内开设互为连通的第三喷孔及第四喷孔,所述第三喷孔与第四喷孔互为垂直布置;
于所述第三喷体内同轴开设第五喷孔及第六喷孔,所述第五喷孔与第六喷孔互为连通,在所述第五喷孔上还设置第二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带有蜂窝形加湿孔的加湿板能实现对带有水份空气的高效输送,第一喷体、第二喷体及第三喷体组成的喷头结构不易堵塞,利用喷头喷射出的扇形雾状水与送入新风接触,并利用加湿板从而实现了向净化间输送加湿空气,达到净化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成本较低,大大降低了企业设备的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喷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出风管;2、加湿板;201、加湿孔;3、喷头;301、第一喷体;3011、第一喷孔;3012、第二喷孔;3013、第一内螺纹;3014、第一外螺纹;302、第二喷体;3021、第二外螺纹;3022、第三喷孔;3023、第四喷孔;303、第三喷体;3031、第二内螺纹;3032、第五喷孔;3033、第六喷孔;4、风箱;5、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净化房的加湿装置包括风箱4,于风箱4的出口连接出风管1,在风箱4内分别设置加湿板2及多个喷头3,于风箱4内、在加湿板2的底部还连接接水盘5,如图2所示,于加湿板2密集开设多个加湿孔201,各加湿孔201均为蜂窝形加湿孔(上述加湿孔201可根据生产情况设计成不同形状,例如圆形、矩形等)。如图1所示,于接水盘5上还开设用于排出离子水的排水孔。
喷头3包括第一喷体301、第二喷体302及第三喷体303,第一喷体303与第二喷体302螺纹连接,带有第二喷体302的第一喷体303与第三喷体303螺纹连接。如图4所示,在第一喷体301的外圈设置第一外螺纹3014,于第一喷体301内同轴开设第一喷孔3011及第二喷孔3012,第一喷孔3011及第二喷孔3012互为连通,于第二喷孔3012上还设置第一内螺纹3013。第二喷孔3012的孔径大于第一喷孔3011的孔径。如图5所示,在第二喷体302上设置第二外螺纹3021,于第二喷体302内开设互为连通的第三喷孔3022及第四喷孔3023,第三喷孔3022与第四喷孔3023互为垂直布置。如图6所示,于第三喷体303内同轴开设第五喷孔3032及第六喷孔3033,第五喷孔3032与第六喷孔3033互为连通,在第五喷孔3032上还设置第二内螺纹303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好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好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5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设备
 - 下一篇:LED灯条及具有该LED灯条的背光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