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氢火焰原子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5233.9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丁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陈正兴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周溪工业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火焰 原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氢火焰原子化器。
背景技术
原子化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进行试样原子化的装置。它将试样转化为自由原子蒸气(基态原子),以便吸收特征辐射。求计待测元素含量。它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火馅原子化器及电热原子化器两大类。前者包括预混合型、全消耗型;后者包括石墨炉、碳丝原子化器、碳棒原子化器、石墨增竭、石墨探针等。
火焰原子化器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火焰使样品中的元素变为原子蒸汽的装置,主要应用于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谱。它由雾化器、预混合室和燃烧器三部分组成。是利用火焰使样品中的元素变为原子蒸汽的装置。
现有火焰原子化器在排出废液时容易将原子化器中的助燃气体排出,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排出废液时避免原子化器中助燃气体排出的基于氢火焰原子化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原子化器本体、外壳、反应模块和蠕动泵,所述原子化器本体固定设置在外壳上端,所述反应模块设置在外壳下端,所述蠕动泵设置在反应模块右端,所述反应模块包括反应筒、废液筒和雾化器,所述废液筒固定设置在反应筒左端,所述雾化器设置在反应筒右端,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和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反应筒内,所述雾化器本体与反应筒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传输室,所述外壳与反应筒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反应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本体右端固定设置有进气管和进液管,所述进气管设置在进液管下端,所述进液管设置在雾化器与蠕动泵之间,所述进液管远离雾化器的一端与蠕动泵固定连接,方便蠕动泵将样品输送至雾化器中。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筒下端设置有排料口,所述废液筒内固定设置有排废管,排液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原子化器本体内设置有燃烧器、空心阴极灯与光电倍增管,所述空心阴极灯固定设置在原子化器本体左端,所述光电倍增管固定设置在原子化器本体右端,所述空心阴极灯与光电倍增管呈对称设置,所述燃烧器设置在空心阴极灯与光电倍增管之间,所述燃烧器固定设置在原子化器本体下端,方便光电倍增管检测荧光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与传输室连接,方便混合气体进入燃烧器中进行燃烧。
进一步地,所述排废管上端面与喷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避免将废液筒与反应筒中废液完全排出,使反应筒中助燃气体从排料口进入废液筒中,沿排废管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筒与外壳固定连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排废管上端面与喷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能够避免助燃气体通过排料口进入废液筒中沿排废管排出,防止助燃气体遇到明火发生爆炸,同时保证了排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氢火焰原子化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氢火焰原子化器原子化器本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5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