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AX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14854.5 | 申请日: | 2016-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华;王莹;葛风雷;梅中华;陈兴君;戴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阿诗丹顿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14 | 分类号: | F24H9/14;F24H1/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ax 增容 储水 电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内胆的储水式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内胆、法兰、电发热体、进水组件和热水出水组件,内胆上设置在冷水进水接口和热水出水接口,进水组件和热水出水组件分别与冷水进水接口和热水出水接口连接,热水出水组件包括热水出水管。存在问题是:发热管基本采用整体式,拆卸维修不便。而且法兰条件限制,发热管的结构方向性比较单一,不能组合成立体式加热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AX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它具有分层加热,而且洗浴热水量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MAX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内胆、法兰、电发热体、进水组件和热水出水组件,内胆上设置在冷水进水接口和热水出水接口,进水组件和热水出水组件分别与冷水进水接口和热水出水接口连接,热水出水组件包括热水出水管;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电发热体包括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
第一发热体与第二发热体与法兰连接,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的体部之间有高度差;
所述第二发热体位于进水组件上方;
第一发热体位于热水出水管的进水端的下方。
所述的一种MAX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体与所述法兰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一种MAX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个外螺纹座,所述第一发热体固定在外螺纹座上;
所述法兰上设有贯通孔和环绕贯通孔的内螺纹座;
第一发热体穿过内螺纹座和贯通孔,外螺纹座与内螺纹座螺合且液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MAX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内胆储水量大,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上下分布,实现立体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可以同时,也可以根据水层的温度分别是单独工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发热体和法兰组合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发热体和法兰组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MAX增容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包括内胆1、法兰2、电发热体3、进水组件4和热水出水组件5,内胆1上设置在冷水进水接口11和热水出水接口12,进水组件4和热水出水组件5分别与冷水进水接口11和热水出水接口12连接,热水出水组件5包括热水出水管51;所述电发热体3包括第一发热体31和第二发热体32,
第一发热体31与第二发热体32与法兰2连接,第一发热体31和第二发热体32的体部之间有高度差;
所述第二发热体32位于进水组件4上方;即第二发热体32位于进水组件4的后上方
第一发热体31位于热水出水管51的进水端的下方;即第一发热体31位于热水出水管51出水端的前下方。
所述第一发热体31与所述法兰2可拆卸连接。
采用这样的电发热体加热布局,一是作为储水式使用,第一、第二发热体31、32分别单独工作,或同时工作。
二是,可以作为即热式使用,进水组件4进入的冷水,第二发热体预热、热水向上移动;当到达第一发热体31附近时,第一发热体31加热,热水出水管流出热水。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
还包括一个外螺纹座6,所述第一发热体31固定在外螺纹座6上;
所述法兰2上设有贯通孔21和环绕贯通孔的内螺纹座22;
第一发热体31穿过内螺纹座22和贯通孔21,外螺纹座6与内螺纹座螺合22且液密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阿诗丹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阿诗丹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48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