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实现的微机械陀螺仪正交误差补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14306.2 | 申请日: | 2016-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4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周骏;王龙峰;山永启;雷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知微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郭受刚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实现 微机 陀螺仪 正交 误差 补偿 结构 | ||
1.一种易于实现的微机械陀螺仪正交误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结构包括:
第一梳齿结构(1)和第二梳齿结构(2),第一梳齿结构(1)包括:第一定齿(3)、第二定齿(4)、第一动齿(5)、第一连接件(6),第二梳齿结构(2)包括:第三定齿(7)、第四定齿(8)、第二动齿(9)、第二连接件(10);第一定齿(3)一端与第一连接件(6)的右上端连接,第二定齿(4)一端与第一连接件(6)的右下端连接,第一动齿(5)一端延伸至第一定齿(3)与第二定齿(4)之间,第一动齿(5)另一端质量块(11)的左侧连接;第三定齿(7)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0)的左下端连接,第四定齿(8)一端与第一连接件(6)的左上端连接,第二动齿(9)一端延伸至第三定齿(7)与第四定齿(8)之间,第二动齿(9)另一端质量块(11)的左侧连接;其中,电气上,第一动齿(5)、第二动齿(9)与质量块(11)具有相同电位,第一定齿(3)、第二定齿(4)、第三定齿(7)、与第四定齿(8)具有相同电位,第一动齿(5)、第二动齿(9)、质量块(11)与第一定齿(3)、第二定齿(4)、第三定齿(7)、第四定齿(8)之间具有一直流电压VDC,该电压可通过外部电路加载并可调整其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实现的微机械陀螺仪正交误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梳齿结构(1)和第二梳齿结构(2)均为导体,且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10)均固定在衬底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实现的微机械陀螺仪正交误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定齿(3)和第一动齿(5)之间的间距、第二定齿(4)和第一动齿(5)之间的间距、第三定齿(7)与第二动齿(9)之间的间距、第四定齿(8)与第二动齿(9)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实现的微机械陀螺仪正交误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定齿(3)、第一动齿(5)、第三定齿(7)、第二动齿(9)的厚度相同,定齿(4)、第四定齿(8)的厚度相同,第二定齿(4)的厚度小于第一定齿(3)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实现的微机械陀螺仪正交误差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质量块(11)受到的总的静电力为:
其中,ε为空气介电常数,t1为第一定齿(3)的厚度,t2为第二定齿(4)的厚度,x0为梳齿静止时定齿与动齿的重叠长度,Δx为质量块的驱动位移,d0为梳齿间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知微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知微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43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