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材熔化保温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3349.9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1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温昌明;张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昌跃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08;C22B9/05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雷晕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化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熔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熔铸铝材产品的熔化保温炉。
背景技术
铝合金生产中产生的非金属夹杂大多数是氧化物,其熔点都高于铝合金,即在铝合金熔体中以固体存在,其比重大小不等,有不少接近于铝合金比重,因此它们会悬浮于铝合金熔体中。此外,在铝合金熔炼过程中,由于铝液的温度比较高,大约达到750℃,在这样的高温下,铝液会吸入空气中的水蒸气,水在高温下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其中氧气和铝液直接反应生成氧化铝,一方面使得铸造而成的铝合金表面比较粗糙,另一方面在铝合金溶液冷却过程中,溶解度将不断下降,随之熔液内的氢气也将不断析出,当铝合金溶液内的氢气含量超过一定的密度时,一些来不及上浮的氢气气泡会随着铝合金熔液温度的降低滞留在铝合金熔液内形成微孔,也就是俗称的“针孔”,“针孔”的形成不仅会影响铝合金锻面的光洁度,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铝合金铸件的强度和力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材熔化保温炉,其可有效去除铝熔体中的固体杂质以及氢气和氧气等气体,保证铝材产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铝材熔化保温炉,包括炉体和除气系统,其中所述炉体内设有熔化区、保温区和取水区,所述保温区与取水区之间通过陶瓷过滤板隔开,所述陶瓷过滤板竖直设置在炉体内壁的竖直插槽内且其上端通过压板进行固定;
所述除气系统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转流室、与转流室入口通过输气管连接的惰性气源、垂直连接在转流室出口的转轴、连接在转轴末端并伸入至保温区底部的转子以及设置在支架上并与转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的驱动电机,其中:所述转流室具有圆柱形内腔且其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其顶部和底部,所述转流室由上下两部分通过法兰结构组合而成,所述转轴的顶端从转流室的出口伸入至转流室内部且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外径略小于转流室内腔内径的圆盘状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转流室内壁之间设置有旋转轴密封圈,所述连接盘与转流室底部之间设有平面轴承,所述转轴内部具有输气通道且所述转轴由上下两段通过法兰结构组合而成;
所述转子包括圆台状的转子本体、设于转子本体中心并连通转子本体上下表面的连接孔、发散状设于转子本体下表面且的多个分流槽以及设于转子本体下层阶梯上方的叶片,其中所述连接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且其上部较大部分与转轴相匹配,所述分流槽从连接孔的较小部分延伸至转子本体下表面的外缘,所述叶片的数量与分流槽数量相同并位于分流槽出口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下方还设置有套在转轴上的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安装在支架的横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槽的深度从连接孔至转子本体下表面的外缘呈逐渐减小的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的变速箱、连接在变速箱输出的第一链轮、套在转轴上的第二链轮以及连接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传动链条。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密封圈为截面呈X字型的密封圈。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陶瓷过滤板对铝熔体中的非金属固体杂质进行过滤,利用除气装置向铝熔体中输入惰性气体,通过高速旋转的转子将惰性气体打散成细小的气泡,气泡弥散到铝液中,通过虹吸作用将铝液中的氢气和氧气去除掉,从而保证了铝熔体的纯度,进而保证了铝材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子的结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铝材熔化保温炉,包括炉体20和除气系统,其中所述炉体内设有熔化区201、保温区202和取水区203,所述保温区202与取水区203之间通过陶瓷过滤板204隔开,所述陶瓷过滤板204竖直设置在炉体20内壁的竖直插槽205内且其上端通过压板206进行固定,通过陶瓷过滤板204可有效去除铝熔体内的固体杂质且其安装和拆卸均十分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昌跃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昌跃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3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式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地图注记的标注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