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槽进液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2528.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8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温振刚;骆广安;孙连蔚;吴卉芳;冯彬;刘申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安泰可耐特冶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2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槽进液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常规电解工艺主要采用始极片电解和永久不锈钢阴极电解,因工艺自身局限性,电流密度很难突破300A/m2,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大、综合能耗高等问题。
电解过程中,通过界面层溶液的扩散速度跟不上电解速度,当电极反应在一定电流密度下达到稳定后,阴极界面层溶液的浓度必低于本体溶液;可溶阳极,界面层溶液的浓度必高于本体溶液,导致电极电位偏离按本体溶液浓度计的平衡电位:阴极电势变小(向负方向移动),阳极电势变大(向正方向移动),即发生了电极的浓差极化。如何破解制约铜电解发展的高电流密度下浓差极化和阳极钝化技术瓶颈,是整个铜电解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科研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解槽进液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槽进液控制装置包括:电解槽本体、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电解槽本体上部两端设有出液口,底部设有脚座支撑电解槽本体,底部还开设有排液口和排污口;电解槽本体内侧槽壁上固定设有进液装置,进液装置一端设有进液口,另一端设有清洁口,所述进液装置上均匀横向排布有限位块和喷嘴,喷嘴前方设有挡杆,所述挡杆两端伸向电解槽外部,搭设在电解槽上部两端的垫块上。
优选地,所述进液装置为长方体箱体,箱体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螺孔,进液装置通过螺栓和固定座上的螺孔固定在电解槽内侧槽壁上。
优选地,所述进液装置上固定设有用于安装限位块的横杆,限位块上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宽度与横杆相对应;限位块中心设有内六角螺栓。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解槽内侧槽壁上固定设置进液装置,并在装置上均匀排布喷嘴,通过喷嘴在工作时,对电解液进行喷射,使电解液浓度均匀,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限位块防止极板碰撞对喷嘴造成损坏。
在喷嘴前设置挡杆是防止在给电解槽内注入电解液时,电解液通过喷嘴喷射到极板上,使其电解不均匀,当电解液注满后,将挡杆从垫块上拿下,直接搭设在电解槽上部边沿,使其不再挡住喷嘴,喷嘴正常工作,达到控制进液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液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槽进液装8设置在电解槽本体1内侧槽壁上,进液装置8为长方体箱体,一般采用不锈钢箱体,进液装置8两侧设有固定座14,固定座14上开设有螺孔,通过螺栓和固定座14上的螺孔将进液装置8固定在电解槽本体1内侧槽壁上。
进液装置8的长方体箱体上固定设置有一横杆11,用于安装限位块9,限位块9对应位置设有凹槽901,使限位块9能放置在横杆11上,便于安装,限位块9中心位置设有内六角的螺栓902,安装限位块9时,通过内六角的螺栓902将限位块安装在进液装置8的横杆11上。
进液装置8的长方体箱体上限位块9的下方均匀设置有一排喷嘴10,生产时,电解液通过喷嘴10使经过阴极板表面新的电解液向上流动,增大阴极表面自然流动的电解液流量,不影响阳极表面阳极泥的沉降,控制电解液压力、流量、流速。
进液装置8一端设有进液口12,供电解液进入进液装置8,通过喷嘴10进入电解槽本体1内,进液装置8另一端设有清洁口13,用于清理进液装置8时,排出进液装置8内的污物。
喷嘴10前方设有挡杆15,向电解槽本体1内注入电解液时,挡杆15搭设在电解槽本体1上部两端的垫块16上,挡住从喷嘴15喷出的电解液,防止电解液喷射到极板或电解槽本体1内侧槽壁上,使其电解不均匀;当电解液注满后,将挡杆15从垫块16上拿下,直接搭设在电解槽本体1上部边沿,使其不再挡住喷嘴10,喷嘴10正常工作,达到控制进液的目的。
电解槽本体1上部两端均设有出液口5,电解液可从出液口5流出,电解槽本体1底部还设有支撑电解槽的脚座4,电解槽本体1底部还开设有排液口6和排污口7,排液口6在电解槽底部内侧高出电解槽底面,排液口6设有对应的排液口盖(图未示出),排污口7对应设有排污口盖(图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安泰可耐特冶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安泰可耐特冶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25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的过滤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动直通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