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汽车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2485.6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5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刘观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地址: | 4111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驾驶 汽车 使用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汽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在可行性和实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在1992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
汽车在行驶时会因为路面的不平而造成振动,因此汽车在制造时会使用到汽车减震器,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减震器要求更为严格,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减震器存在减震效果不稳定的情况,使得会降低减震器的使用效果,从而会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汽车减震器,具备提高汽车减震器减震效果的优点,解决了会影响汽车正常行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汽车减震器,包括第一减震座,所述第一减震座的顶部连接上接头,所述第一减震座的底部连接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内侧的底部设有缸体,所述缸体内腔的底部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顶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贯穿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外侧的底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连接导向座,所述缸体顶部的两侧均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活塞杆之间设有油封,所述活塞杆的顶部与第一减震座的底部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外侧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顶部与第一减震座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防尘罩的顶部连接圆环,所述圆环的内侧设有第二减震座,所述第二减震座的顶部与减震弹簧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座的底部连接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底部连接下接头。
优选的,所述油封的外侧与支撑块连接,所述油封包括密封唇,所述密封唇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外侧设有O型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座底部的表面设有第一消音垫,所述第二减震座顶部的表面设有第二消音垫,所述第一消音垫与第二消音垫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座的外侧与圆环活动连接,所述圆环的两侧均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一侧贯穿圆环与第二减震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唇顶部的一侧与活塞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所述凸起的顶部的一侧与活塞杆的外侧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尘罩的使用,使得防尘罩能够防止汽车在行驶时会有灰尘进入到减震器内部,从而防止灰尘会影响减震器的减震效果,通过圆环与防尘罩的使用,使得能够通过控制紧固螺栓将圆环从第二减震座上取出,从而可以将防尘罩取出,能够便于将防尘罩进行清洗或更换,进一步提高减震器的使用寿命,通过缸体的使用,使得活塞杆能够通过缸体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保证减震弹簧的正常工作,通过导向座与弹簧的使用,使得弹簧能够加强的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从而减震器在使用时更加稳定,让汽车在行驶时更加顺畅。
2、本实用新型通过油封上密封唇与凸起的使用,使得能够防止缸体内的油气会出现外漏的情况,从而能够保证减震器的使用性能,通过第一消音垫和第二消音垫的使用,使得第一消音垫和第二消音垫能够减轻减震器发出的声音,从而提高减震器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减震座、2上接头、3第一消音垫、4活塞杆、5缸体、6第二消音垫、7第二减震座、8调节器、9下接头、10防尘罩、11减震弹簧、12储油腔、13固定块、14弹簧、15导向座、16支撑块、17油封、18密封唇、19凸起、20O型弹簧、21紧固螺栓、22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2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自动化控制柜调试车
- 下一篇:一种防爆型组合高压软起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