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面更换电池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2172.0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2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夏曲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K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面 更换 电池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侧面更换电池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叉车电池的更换需要用特殊设备进行更换,极其不方便,为了方便叉车电池的更换,叉车电池往往都是采用侧面更换的方式。一款叉车由于配置及使用工况不同,会配备不同规格的电池。目前使用的电池固定装置是通过调节卡槽来固定不同规格的电池。在实际使用中,操作员往往容易调整不好而导致电池重心不在车架中心上,此时,如果驾驶员忘记锁紧电池或者驾驶员有锁紧电池,但是锁紧装置并没有将电池牢固锁紧,则在行驶过程中的电池很有可能会从叉车上掉出,影响驾驶员以及叉车的安全。
目前电池侧面固定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卡槽不是左右对称设置时容易导致电池不在车架中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2.更换新规格电池时,需要预先估算卡槽位置,浪费操作人员的时间;
3.没有设置提醒驾驶员电池是否固定好的装置,驾驶员如果粗心大意则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电池侧面固定装置不能最高效的将电池固定在车架中心,且更换不同规格的电池时要预先估算卡槽位置,电池忘记固定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侧面更换电池的固定装置,包括一转轴和二限位件,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不同旋向的第一、第二螺纹部,二限位件具有分别与转轴的第一、第二螺纹部配合的第三、第四螺纹部和用于抵触电池的抵触面,转轴被定位安装,二限位件分别与转轴两端螺纹连接,转动转轴来调整二限位件之间的间距,以使该二限位件的抵触面夹持不同型号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螺纹部是外螺纹,第三、第四螺纹部是内螺纹;或者第一、第二螺纹部是内螺纹,第三、第四螺纹部是外螺纹。
更进一步的,二限位件均包括一夹片和一调节杆,该夹片形成抵触面,该调节杆设置第三或第四螺纹部。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中部还设有一调节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二限位件对应设置的第一磁力件和第二磁力件,第一磁力件和第二磁力件为电磁铁,二限位件是导磁材料,第一磁力件和第二磁力件对二限位件进行磁力吸附,以使该二限位件的抵触面远离电池。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二限位件对应设置的第三磁力件和第四磁力件,第三磁力件和第四磁力件为永磁铁,二限位件是导磁材料,第三磁力件和第四磁力件对二限位件进行磁力吸附,以使该二限位件不会跟随转轴的转动而转动,所述第三磁力件和第四磁力件固定设置在电池支架下方。
进一步的,一种电池支架,该电池支架形成有一电池容纳腔,该电池支架还包括一定位部以及固定装置,该定位部用于定位安装该固定装置中的转轴。
更进一步的,该定位部是具有一通孔的固定片,该固定片固定连接在支架上,该转轴套于该通孔而被定位安装。
更进一步的,固定片两端还设置有阻止转轴在通孔内移动的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能实现大范围调节,满足了同一款叉车配备不同规格电池的需求;
2.电池固定装置设置在机架两侧以同时进行调节,大大节省调节时间;
3.利用电磁铁通电消磁原理实现自动固定,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总装侧俯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主视图(部分省略叉车电池机架)。
图3为本实施例俯视图(部分省略叉车电池机架)。
图4为本实施例左视图(部分省略叉车电池机架)。
图5为本实施例右视图(部分省略叉车电池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以应用于叉车侧面电池更换领域来展示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实施和适当调整,不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未经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2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